家庭教育VS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一个孩子呱呱落地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睁开朦胧的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父母,在这个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任何关系都可能终止或解除,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甚至是夫妻关系,环境变化,利益冲突,情感破裂,或者话不投机都可能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关系随之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一边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一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边说“一辈同学辈悲亲”,一边“大难临头各自飞”;一边说“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边 “教一个徒弟饿死一个师傅”,昨天还夫唱妇随,情同手足,转眼形同陌路。可是亲子关系谁又能说断就断呢!不管你承不承认你的孩子,他身上都流淌着你的血,有些男人不地道,突然间冒出个私生子来,不管你怎么嘴硬,到医院做个亲子鉴定,让你口服心服,二话别说,财产拿出一半给人家,子不教父之过,子不养父之罪。

    人一生中要经历三个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三大教育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把教育比作一颗树的话,家庭教育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树冠。教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互为补充,互为因果。但家庭教育是根本,是基础。家庭教育要围绕三道教育进行,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认知。不求其基而求其高者,毁;不求其深而图其广者,倾。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楼盘的7号楼就是典型案例。根不深蒂不固,岂能枝繁叶茂,头重脚轻根底浅,岂能立足社会!所以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向下长,扎根是立足之本。而我们的家长更多的时候是急于向上长,催生树干和树冠,现在科学越来越不科学了,白杨三年成材,肥猪3个月出栏,肉鸡30天上市,蛋鸡恨不得一天俩蛋,一蛋仨黄。非自然化生长的结果就是蛋不是蛋,肉不是肉,材不是材,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应用科学也越来越浮躁,这样的下去,科学最终是毁灭人类的科学。

    有人说: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这个提法,我不认同,不赞同,所以不敢苟同。我认为家就是家,家不是学校,父母就是父母,父母也不是老师。我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就出在这里,父母认为自己比孩子早出生二三十年,感觉自己满脑子都是经验,满脑子都是智慧,满脑子都是答案,自己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于是自我感觉良好,好为人师,扮演起老师的角色来。如果父母成了老师,孩子成了学生,家就真成了学校,那么亲子关系就变成了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就成了学校教育。什么是教育?“教”就是上施下效,“育”就是养育塑造。家就是亲子乐园,家庭教育就是亲子教育,血缘教育,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老师更替代不了父母。即便你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师,回到家你就要转换角色,就是孩子的父母,不再是孩子的老师,即使你的孩子就是你学校的学生,回到家他只是你的孩子,不再是你的学生。不要再板起面孔,装腔作势,否则你可能打造了一个好弟子,但你也可能会失去一个好孩子。很多从事教师职业的老师,初衷不是要教书育人,以人为本,而是寻找一个避风港,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比较稳定,业务性不强,竞争性不大,工资待遇不少。我发现很多老师风险意识都不强,不知道是风险意识低才选择做老师,还是做了老师才消弱了风险意识,对外界相对封闭,不愿承担风险,不敢创新,不敢挑战,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所以有人发现教师子女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顺理成章考个好大学,但是到社会上,在事业上有成就有作为的为数不多。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士,但我没看到太多关于孔子儿子的记载,孔子至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尊拜的大师,但我不知道孔子是不是一个成功的家长,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孔子是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第三位进入天安门广场的伟人。

   家长不是一个尊称,更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应该是一个职称。一家之长就要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做一个称职的家长。所以我们父母不要挖空心思的做老师,做教育专家,首当其冲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父母,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就够了。家长不仅要知道,还要悟到,然后做到,才能得到。以身作则谓之范,以身作例谓之戒。修身齐家治国,在学校,学生需要老师的表扬,在家里,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惊喜和包容。

    一个人可以不去学校,可以没有学历,学历高的,知识多的,技能好的选择更大的发展空间,学历低的,读书少的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领域。学历低并不等于文化低,学历高不一定就是文化高,文化高也未必就能力高。人才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也不等同于人才,人才是品德、知识、能力三合一。很多人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然后就烈士了。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同,以编定岗,以岗定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不论哪个行业,哪个职业都要看一个人的品质、习惯、性格,而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形成的。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人家不说他是哪个老师的责任,也不问他是哪所学校的学生,往往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没有家教!家和父母是被指责的对象,我们中华民族是以家为单位,三世同堂是家族象征和体现,祖辈、父辈、子辈。如果孩子犯了错,我们就说对不起列祖列宗,并让孩子站在祖宗的牌位前“训话”,在祖宗面前“发誓”。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民族的家文化。就连我们磕个跟头,受到惊吓,脱口而出的就是:我的妈呀!妈妈是我们的支撑和安慰,不管孩子怎么喜欢老师,也不管老师对孩子怎么像妈妈,放学的时候,只要见到妈妈,扑到妈妈怀里,跟着妈妈头也不回的回家。所以老师不是父母,也别试图取代父母,孩子跟你没有血缘关系,教育不但要考虑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还要考虑教育者角色。孩子的认知、兴趣、习惯、性格、价值观都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都要形成习惯,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

    学校教育是由教职人员和教育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教育。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就是指中小学教育。我们把小学之前叫做学前教育,我认为不准确也不科学,幼儿园应属于家庭教育范畴,不是学前班,不是集体教育,这个阶段是孩子大脑快速发育期,更多的是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情智,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认知的兴趣,幼儿园不是学校教育的提前,而是家庭教育的延续。

    学校教育主要是四大教育环节:信息、知识、智慧、能力。我们的学校教育掐头去尾,主要集中在知识和智慧两方面,对信息和能力方面重视不足。教育咨询和教育资源整合以及个性化教育缺失。孩子在进入学校大门之前,有三角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甚至多边形,从学校出来时都成了正方形。如同复制易拉罐一样,一个流水线,一个生产模式。原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对此感叹:“跟蒸包子一样一屉一屉的,出来一个模样”。孩子的个性基本被抹杀,有的孩子在吃剩饭,有的孩子在听天书。

    世界各大体育盛会运动项目,男女达标要求是不一样的,不仅在项目上有个性化的设计,在难度要求上也是男女有别,评分标准不一样。男女在学习知识方面也应该做到因性施教,女孩子数理往往不如男孩子,而语言学科就往往比男孩子有优势。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认为,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首先是两种有差异的儿童文化。“既然有差异,我们就不能简单以女孩为标准来衡量男孩,或者反过来以男孩为标准来衡量女孩。”但我们学校教育一视同仁,一张试卷定生死,很多优秀的孩子就像啊Q一样,最终也没有把圈画圆,只能感慨:20年后又是一个好汉!

    一个人只要感觉自己是老师,就总想把自己装扮的像模像样,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因为我是老师,必须尊重我,尊师重教,亲其师信其道嘛!个别老师一脸正气,面无表情,以示威严,回到家父母是孩子的天,到学校老师是学生的天,学生坐在下面,老师站在高人一等的讲台上,居高临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察秋毫。孩子就像坐在被告席上聆听法官的对自己命运的宣判。老师是大山,学生是小草,老师是大海,学生是一叶轻舟。于是乎弃学、厌学、逃学、抑郁、早恋、网瘾、自杀、他杀时有发生,据报道每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1.6万人,大学生3000多人,触目惊心。但我必须强调一点:这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更不能推倒老师身上。个人主观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社会不良因素都是回避不了的。我们的学校教育体制是主要的根源。学校教育完全被应试教育垄断了,孩子的天分、爱好、个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试成绩,准确的说就是分数,于是应试教育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主流,大浪淘沙,顺者昌逆者亡。

    陈丹青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每走到学生身边,学生不是低下头就是站起来毕恭毕敬,陈丹青疑惑了,一个个从地方考进清华的优秀学子为什么不敢看老师的脸,不敢正视自己!四年中陈丹青没有带出一个博士生,不是因为英语差一分就是政治少一分而不通过,陈丹青郁闷了,艺术与英语、政治有什么关系!无奈辞职。

    学校教育如果说可以使一个孩子变形,那么社会教育就更是一个大染缸,还能让你的孩子变色,孩子生下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五光十色,到了社会走一圈,稍不注意就成了黑色。我们总是习惯给一个现象圈定一个定义,然后对一个定义规范一个范畴,善于用静态的概念诠释动态的世界,用已知的理论来破译未知的领域,用主观的经验来认知客观的事物,用狭义的思维去理解广义的人文。一说到社会教育,我们马上想到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培训会议以及各类职业学校。其实社会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是社会细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没有独立社会外的家庭和学校,但是三种教育内容、理念、方式、方法和教育路径是完全不同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根本和补充。

    2500年前孔子就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士,欧美国家还没有学校教育,更别说小日本,可是我们县教育落后了,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其中有很大因素,就是日本女性成家后就在家相夫教子,而我们都不愿做家庭妇女,也不愿意学习,“女子无才便是德”约束着我们家庭教育推进和发展。

    温馨提示:家长无需要求自己做老师做专家,要学会做孩子的教练,孙海平跑不过刘翔,但没有孙海平刘翔也成不了冠军,最好的教练不是告诉答案,而是引导答案,不是说教替代,而是因势利导,因人施教;教师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要让孩子成为教育主体,学校不是老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把更多的体验和实践的机会留给孩子,培养孩子的创新和探索能力。我们家长可能很难改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多的是袁贵仁的事,我们期待袁部长在任期间对学校教育体制有所改进,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但我们家长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家庭教育,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我们的民族,我们国家人才素质就会大大提升。美国耶鲁大学副校长办公室挂着一幅字: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战斗,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掌握在各民族母亲的手里。愿天下父母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的孩子。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