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上山下乡心得体会及对我一生的影响

  我原是天津铁路一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正准备高考时开始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9月响应毛主席号召,与我校29名同学一起到内蒙古哲里木盟(现改为地级通辽市)科左中旗的一个以蒙族为主的村庄插队落户,后回津上学,留校做教师,直至退休。2013年9月,我作为知青代表回通辽市参加了市有关部门组织的纪念上山下乡45周年座谈会,因没有做充分准备,座谈会上简要谈了我对上山下乡的认识,受到与会者领导和知青朋友的一片掌声和赞扬。后回津后,我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上山下乡的心得体会及对我一生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以《认识劳动,认识农民,认识国情,认识知青》为题目发表在有关网站和杂志上。今年是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指示和上山下乡50周年。最近又把旧文翻出来阅读一遍,应该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为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我决定将该文重新发表,个别文字做了修改。因原文有17000多字,本次将该文拆解为四篇即“认识劳动”、“认识农民”、“认识国情”、“认识知青”。首先发表第一篇“认识劳动”。

  文革以前,我所就学的中学比较重视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每两周都要到我校所属的农场劳动一天,高二、高三期间,分别有半个月时间到天津郊区和河北省霸县农村专门参加学农劳动。这段生活尽管时间较短,但对农村体力劳动还是有一点点感性认识。我插队所在大队以农为主,兼有牧业。农村几年,我几乎所有农活都干过,包括放牧两个月。农村农活最大的特点是劳动强度大。任何一个知识青年都有亲身体会,尤其我所在的东北农区,一块土地面积要比关内大得多,一垅地要有几百米远,无论是割谷子、割高粱、刨茬子、铲地有时半天也就半个、一个来回,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人家农民常年累月干农活,虽然也累,但早已经习以为常。对于我们这些常年读书学习的青年学生来说,过劳动强度这一关就非常之难。一年最累的活就是夏天70天铲地,且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每早5点就下地,10点多回家吃饭,12点又下地,直至晚8点。我读过许多知识青年回忆录中大多都谈到了劳动之艰辛特别是农村铲地,且真切感受到古人所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感受劳动艰苦劳累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东北做饭和冬天取暖对柴火需求量特别大,我们集体户仅靠队里分的秫秸远远不够,常要到离村30多里远的沙坨子地楼柴禾。三九寒天我们全副武装,里三层外三层,还戴着狗皮帽子,棉手套,棉皮鞋。天不亮就坐马车出发,马车跑起来之后,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还是感到从未有过的冷。我们刚开始搂头一两帘子柴禾时还感到冷意,但很快就消失了,后来身上又开始出汗。越是出汗,就越不能停下来……。我们一步一步地拽着耙子往前走,耙子底下的杂草一圈一圈地卷起来,自动卷到了帘子里面,当看到一帘一帘的有序并排的柴草堆得越来越多,心里特别热乎,什么冷呀、累呀,全抛掉九霄云外去了。中午我们在这寒风刺骨的深山老林中,嚼着干硬的炒米和玉米豆,那个美呀!那个香呀!绝对超过城里人一桌丰盛的鸡鸭鱼肉。下午两三点钟,我们满载着一大车战利品,凯旋而归。望着我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回的劳动成果,望着我们全村最高最大的柴火垛,感到特别的开心和幸福。我们在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我们自己的生活。

  我大学期间学的是政教专业,毕业之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唯物史观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源泉、动力,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发展了人本身。几年的农村艰辛的劳动实践给我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基本观点提供了坚实的感性基础。特别又通过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著作,更加感受和认识到劳动观点在唯物史观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类全部社会现象都可以从物质劳动观出发加以科学的说明解释。我大学期间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工作之后,虽然重点是哲学专业,但也经常阅读《资本论》。读书过程中,逐渐感觉到《资本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劳动论。马克思正是在这本书里揭示了劳动本质、劳动要素、劳动二重性、劳动价值论,因此才进一步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本质。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他的全部经济学理论的枢纽。从劳动观出发,可以解读利益、阶级、国家、战争、幸福、法律、社会主义等全部社会现象。

  正因为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点有如此认识,当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偏离马克思主义这一观点时,就自觉运用这一观点批判其错误。例如上世纪80年代,出现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孤立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社会提倡遵循的正确观念,只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错误的。既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把尊重劳动摆在首要地位。人类任何知识首先来源于劳动实践,又为劳动实践服务,离开劳动,只讲尊重知识,这种知识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人才也首先是普通劳动者,能够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是人才。离开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只讲尊重“人才”,这种“人才”就变成脱离劳动和劳动者的“人上人”,就会成为贵族阶层,就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口号的人实际把毛泽东时代倡导的“尊重劳动、劳动关荣、劳动者伟大”的观念彻底抛弃了,这是他们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表现,也是造成当今青年学生脱离劳动、脱离工农、脱离艰苦的重要思想根源。正因为劳动在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极其重要地位,1889年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把每年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949年后的每一个五一节,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举行各项形式的游行、集会等活动纪念劳动者自己的节日。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不见任何类此纪念活动,却把这一节日偷换为铜臭味的“黄金周”。针对这种淡化和取消劳动节本来含义的状况,我2009年给天津《中老年时报》写了一篇短文《恢复五一节的本来意义》一文,发表在五一前的该报头版“时评”栏目中。

  钱,学名叫货币。它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没有钱,什么事也干不成,人们追求钱无可非议。但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些人特别是那些贪官因为追求钱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这究竟是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不懂得钱的奥秘、钱的本质。其实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其已经做了科学的回答,然而我发现无论是中学政治课教材,还是大学经济学教材,都把马克思的货币思想讲歪了。一般教材都讲,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一定义本身没有错误。但货币既然是特殊商品,它一定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其使用价值就是货币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储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一般教材大讲特讲货币的使用价值即这种特殊职能,其本身没有错误,问题在于对“货币的价值”却只字不提,这就错了。其结果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只看到钱的使用价值,而看不到钱本身的价值的科学含义。马克思认为,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一个人占有货币,其实质是自身的作为抽象意义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它是自身劳动的凝结。因此货币的价值就是劳动的凝聚。占有货币的人用货币换回自己所需商品,实质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回商品。这种含义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意义是,占有货币的正当途径和手段就是自身的劳动。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独立出去之后,既可以通过劳动获取,也可以通过抢劫、偷盗、欺骗等其它手段获取。而只看到货币使用价值而看不到货币价值的人就竭力通过劳动之外的其它手段获取。但其它手段获取就不是货币占有者自身劳动的凝结,而是占有他人的劳动,是非正义、非道德的行为。因此货币本身的含义就包含了追求货币行为的道德评价。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是揭露了资本家利用其对资本的占有,以表面的商品的平等交换关系,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由此支配劳动力的整个劳动,最后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由此揭示整个资本主义的非平等性、非正义性。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货币的使用价值极大,但相当多的人却不知道货币的本身价值是自身劳动的凝聚。他们以为,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货币就是好猫,于是利用一切自身的所有优势资源,疯狂地捞取金钱。这就是贪官以及一切因为钱而被送进监狱的人犯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如果这些人真正懂得货币的本质是自身劳动的凝聚,他就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自身劳动去获取货币,考虑手中已有货币获得的途径、手段是否正当。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常说,钱干净不干净,实际就是说钱的来路正当不正当。我们也能欣喜地看到,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人当得知自己或亲属、朋友钱的来路不干净时,就加以痛斥、谴责、拒绝。我将自己对马克思货币本质属性的认识写成论文在正式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几年农村劳动生活的深刻感受是我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认识货币等社会现象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和基础。

  附几张下乡时的照片和几首小诗

 

 

 

 

 

 

 

 

回第二故乡

郝贵生

(2014年3月)

  2013年9月,与几位插队同学回内蒙古通辽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纪念上山下乡45周年活动,座谈会上我就自己下乡体会简要做了发言,受到与会者欢迎。转天,再次回到当年插队落户的村庄,村民身穿民族服装,并盛宴招待我们,同时又见到2005年回村时未见到的几位要好的村民。回津后,将座谈会上自己的发言整理,并深化和系统化,写成17000字的“认识劳动,认识农民,认识国情,认识知青”一文。后又读到陆游《游山西村》一诗,突发奇想,何不借该诗开头“莫笑农家腊酒浑”也写一首回二故乡的小诗,高度概括上山下乡的体会吗?于是有了下文。

  莫笑农家文不纯,

  乾坤创造真伟人。

  当年励志结合路,

  今日思乡再赴村。

  盛宴喜迎情意切,

  感怀痛饮杯酒淳。

  蹉跎磨难受教育,

  品味人生再青春。

 

  插队生活诗三首

  原内蒙古科左中旗知青 郝贵生

  (2014年6月)

  近日在老年大学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不由勾起对农村插队生活的回忆。遂仿陶渊明五言诗形式述插队生活趣事。

  铲地

  晨曦赴田园,夕烟荷锄还。

  地大数十垧,垅长三里三。

  初挥重千斤,日久轻自然。

  汗滴禾下土,意志苦中坚。

  细察苗草丛,循规七寸间。

  农友相与锄,诚助感心田。

  夏战七十日,秋后收获甜。

  躬耕本英雄,何争数千年?

  搂柴火

  塞外寒冬至,晨兴赴沙坨。

  肩扛搂柴耙,来回转蹉跎。

  初时冷萧瑟,渐渐身热颇。

  耐心把把拽,持续帘帘多。

  午餐嚼米豆,胜过肉和馍。

  确实苦和累,亦觉乐趣多。

  满车硕果载,插友皆傲说。

  荆柴村最大,自力更生活。

  放牧

  当年八月末,指派牧牛羊。

  纵辔远草甸,尽收美景香。

  蓝天白云飞,绿草波荡飏。

  晨挥马杆行,间卧草原床。

  马儿群追逐,牛儿吃草忙。

  常遇牧马人,唠嗑话家长。

  天空晴万里,转瞬雷雨狂。

  日落访学友,夜返迷路茫。

  放牧趣事多,历历心中装。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