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变宗旨遗书通革党 诈传道踏月涉荒山_大马扁(清)黄小配著_少林功夫_shaolingongfu.com

第七回 变宗旨遗书通革党 诈传道踏月涉荒山_大马扁(清)黄小配著_少林功夫_<a title="shaolin shop" href="http://mart.shaolingongfu.com/">shaolin</a><img class="jvcl-newwin" src="https://www.shaolingongfu.com/media/com_jvcl/assets/images/signal.gif" border="0" alt="" style="padding-left:2px;align:middle;" />gongfu.com

 

第七回 变宗旨遗书通革党 诈传道踏月涉荒山

 

  话说陈千秋身故之后,唇舌指甲统通瘀黑,康有为也学孔子哀冉伯牛之语,把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哭说了两句。又想起颜渊死,孔子哭之恸,自己改陈千秋的别号,唤做超回,因亦捶胸大恸。且见他有点聪明,又是自己心腹,一旦殁了,将来尽少一个帮手。加以同门感情,自然是要哭。当下各学生劝慰了一会,康有为徐徐拭泪对学生道:"可惜贤人天不予以寿。"徐又叹道:"昔者颜回好学,不幸短命而死,今吾之超回亦不幸短命死矣,古今一辙,安得不令人发叹!"各学生再劝慰一会而散。康有为即洗过脸手,拿京潮烟袋抽了几口,细想学生去者不追,来者不拒,纵然死了,外面若没有分毫怜惜之情,哪里能感动同门?天幸来得一副急泪,好见得自己爱贤之心。到了次日,即学皇帝祭悼大臣一般,赐祭一坛,令各学生备礼物前往陈千秋原籍致祭,不在话下。

  且说康有为自被御史安维峻参劾之后,时粤督见他只是一个狂妄书生,料不能干出什么大事,故反说安御史小题大做,即糊涂复了,不啻替康有为洗刷了。那时康有为方始安心。自此,对着学生,也称自己道大莫能容,为世人所沮。但独坐无卿之际,又想起自己本来要做个中国圣人,五洲教主,奈学生天天出外标榜自己,凡外人仍是讥诮的多,信从自己的少。凑着中了一名举人,又不曾上进。因此满胸抑郁,终不免宗旨不定。见异思迁,是个自然的道理。偏事有凑巧,那时正是孙文、杨衢云等谋在广州起事。被汉奸泄漏了机密,致所事不成。被拿了朱、邱、陆、程四人,流血去了。康有为在万木草堂中听得此事,知道孙文是久读西书,是个英国医学士,杨衢云亦是久读西书的,那两人均是熟悉西国文明政治的人,一旦同谋起义,其志不小。又打听孙、杨二人发起一个兴中会,会里头的宗旨是因中国被满洲人占据了二百五十余年,因要兴复中国,这等题目,原是彼党宗旨。又闻得孙、杨二人的主义,是要将中国行个民主立宪政体的。究竟什么民主立宪,自己本不大知得。但这个名目尽觉新奇,横竖数年以来做圣做贤不大得人信服,不如从他那条路走走也好。不觉一想一击节,拍案道:"是了!这念头端的不错,不如派两个学生寻他,好与他同谋举事。"继又想自己原是要做道学的,现在风气不大开,种族不大辨,多管当这条路是个犯上作乱的,人再不信自己是个道学的,却又怎好?便是这回派学生前去,怎么造词才好?

  想了想,打算定了,即唤学生林魁、梁启超进来。分坐后,林、梁二人先说道:"先生唤我们到来有什么指示?"康有为故作叹道:"你们瞧瞧中国里道头这十来年间,可成个什么样儿?甲申年被法人打破了福州,还亏补了几百万讲和。后到甲午年间,又被日人打得大败去了,亏那李鸿章几年精神,成了北洋水师,也降的降,没的没,那百来兆的海军资本统打掉黄海渤海间去了。陆路的什么淮军、毅军、湘军,更没得可说,整整又赔了二百兆银两银子才了得事。你道中国几多钱财,能够年年充做赔款呢?再者,如旅顺、大连湾、广州湾、威海卫、胶州湾,统通被外国人抢了去,你道中国又有几多口岸?弄得外国人天天说瓜分,可还了得!若不把中国另行制造过来,斯民身家性命就不用要了。"梁启超道:"先生也说得是,只若是另行制造中国,究要什么法子呢?"康有为道:"我们志向本要保国安民,叵耐大道不行,反要把我们参劾,还有情理么?虽则安命听天,是我们志在圣贤的分内事,但是国家紧要。因我们中国被满洲人占去多时了,却被满人把持,没些变动,将来尽被外人分的分,灭的灭,是说不定的。不如索性把满人驱逐去了,复回完全的中国,像日前孙文的所为,却是不错。"

  梁启超听了,也点头没有答腔。林魁听得,已伸出舌头,几乎缩不进去,半晌才道:"这样看来就要做革命党了,怕我们实使不得呢!"康有为便问其故,林魁道:"昔者孔子亦是道大莫容的,也宁愿乘桴浮海与欲居九夷,也不愿做这等事。且我们在这里,哪个不知是要做圣做贤的,今一旦如此,好不令人议论。"康有为道:"你忒呆了。你道孔子不赞成革命的么?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两句话就是孔老头儿说的。不过孔子力做不到,又见周德未衰,故不能干这顺天应人之事。然而《春秋》改元称制,其志可见。今时局如此,比孔子当时却又不同,就不好错过了。那姓孙的说的什么民主立宪,我们却不懂得,只此事若干得来,为头的就做个皇帝,玉食万方,其次也做个开国功臣,食邑万户,倒像为圣为贤的一样儿流芳千古了。你道好否?"林魁道:"这样果然是不错,但目下究要怎样做法?"康有为道:"俗语说万事起头难,今孙文等日前谋起于广州,想已预备多时,党羽自不少了,我们尽可交通他,说道与他同谋,他们在外打点,我们在内照应,行事较易。想他志在成事,料没有不允的。"梁启超道:"我们向不曾与他相识,怎能与他交通?"康有为道:"他们既谋大事,正须多人相助,何患交通下来。我探得他现寓澳门,就写一封信给你们前往,且看如何。但此事比不同别的,总要慎密慎密才使得。"林、梁二人自不敢违抗,即领了书信,托称有事要往澳门,即起程去了。

  林、梁二人一路忖度,觉好好的求做个圣人,还自安稳,且纵使他人不认我是圣人,惟我自己当做圣人有何不可。今偏偏讨事做,又改转念头要做皇帝,可就奇了。况且自己可以自称为圣人,若皇帝做不来,就断没可以自称做皇帝的,这想头就差得远了。慢表林、梁二人且行且想。原来孙文、杨衢云是当时革命党的大首领,宗旨主张要恢复中华,做个民主立宪国的。自从那年谋在广州起义,被人泄了机密,因至失败,其后居于澳门,正寻机会以图再举。及见林魁、梁启超领了康有为的书信到来,交通自己。见彼此都是中国人,今肯来相助同谋,本没有不喜欢的。只素知康有为那人是宗旨无定,妄自尊大的,且天天外面要做圣贤,肚子里却热心科举。又性情乖僻,凡粤人听得他名字的,哪个不唤他做癫康,这样就不是个肯流血救国的人了。故眼前见他通信到来,口称要同谋举事,虽不好拒绝,只不过淡淡应酬而已。

  林、梁二人见此情景,只得回省城去了。把情形覆过,康有为听了默然无语。自忖自己已是一个举人身分,满望一封书交到他们,一定欢迎。今却如此冷淡,难道他们小觑自己是不能干事的?想一会才道:"你们料孙、杨二人意见怎地?"林魁道:"想忌我们本领压住他是真。"梁启超道:"这却未必。大凡读西书的人,更识得外情的,每诮我们读汉文的是个书呆。他满意我们只合求科举、说官阶。抑或有点事识破我们,就瞧我们不在眼内。况见我们是向政府求功名的,更疑我们是去侦探他们的行动,自然要思疑了。"康有为道:"轶赐的话还自有理,但我有什么歹事被他看破?总而言之,吾道不行,就所如辄阻也罢了。你们且退。难道自己就干不来,要依附他人不成?"说了,林、梁二人退出。

  康有为再想孙文如此见外,料觑破自己不是实心与他同志,故以如此。但两学生前去亲见,他人不赏脸,自己面上实过不去。他日稍有微力,无论如何尽要阻碍孙文,才出得今日这口气。想罢,心中更自愤闷。又忖这回欲助同孙、杨行革命的事,只有林、梁两学生知情,若传将出去,恐又被人说自己见异思迁了。况林魁为人不甚懂得机关,容易胡乱说了出来,因此要靠林魁秘密,更竭力笼络林魁。常说林魁性情酷似曾参,质虽愚而勤于学,将来得吾道者必魁了。林魁听了,见先生说自己可以继承道统,好不欢喜,便又竭力趋承康有为,一举一动也留心不过。恰那日是八月中旬,适逢佳节,夜后家家笙管,处处弦歌。同门学生或唤花舫游河,或到酒楼赏月,更有些告假回乡趁节的。十分热闹的时候,哪个不出门游逛?所以万木草堂里头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林魁因屡次蒙先生赞他勤学可以传道的,更在康有为面前卖光儿,虽什么热闹的时候,也没有出门。只着使唤人买了些果饼回来,拣张桌子来在大堂上,又拿过张椅子来坐着,手拿了一盏清茶对月而饮。只见一轮明月当空,星稀云净,那月色倒照庭阶,越发精彩可爱。

  时不过初更以后,康有为本欲出门赴友人饮局,忽见那姓林的如此孤零坐着,反不要及时行乐,毕竟劝学的自是不同,连自己也不好出去。忽即遄返房子里,又觉如此良宵怎好辜负,因此脚步还未起行,那三魂七魄不知飞往哪处繁华闹热场里去了。故几次蹀躞房中。林魁见了,又不知康有为要作何事。怕忌自己独坐此间,看着不好,亦急的遄回房子里躺在床上。忽听得隔壁嗷嗷嘈嘈,有品箫弄笛的,有猜拳行令的,动得自己心痒。觉他人如此热闹,自己何苦博个勤学的名,挨的寂寥,旋又起来向门外一张,见康有为在房中亦像行坐不安,口语喁喁,脚步忽出忽进。林魁正看得出神,忽听得康有为房门一响,就疑他要出门去了。猛不防康有为拿了一杖行出来,向自己房门一击道:"魁乎!"林魁急的应了两声"唯唯",即披衣出了房外,果然见康有为,即随着他直出了馆门去了。沿街上行来,亦步亦趋,正不知先生要唤自己何事,又不好多问。心里盘算间,已听得谯楼上已响了二更三点。想如此深夜,趁着馆中无人,独唤自己出门,想必是要给自己传授道统。因先生亦说过将来可承他道统的只自己一人,今更幸各人出门寻快活去,实是我应得道统的机会,可无疑了。

  且行且想,但见康有为没句说话,自己便肃然庄重。不觉已近三更,行人渐少。只有月色照得街道如同白昼,一路踏着月色而行。已不知经过几多街巷,渐行得乏了。又想虽要传授道统,怎要行这般远?怪得古人说任重而道远,自己应不必畏行路之难。再过几条街巷,已见一座高山,早认得是观音山的去处。脚步越觉疲软,行一步歪一步,已挨得到山脚。向上一望,尚有百数步石级,也见康有为亦行得气喘喘的,上气不接下气。林魁正要请他大家坐一会儿歇歇,又恐以畏难被先生见责,便一句劳苦话也不敢提了。在康有为自己,亦觉行的太苦,但林魁且不提及,自己要把道统传人的,如何敢说?惟有竭力扑跌上前,口里像吹气的一样,呼呼的吁响。及行到了一座观音堂前,正要歇歇足儿。就借观景为名,在石磴上抖了抖。林魁肃然坐着,精神注在康有为身上,看他如何传授,一手、一足、一耳、一目,无处不留心。时康有为一句话也没有,只是四围张望。觉月色虽好,但那地恰在树阴之下,正当秋风初起,树枝摇动。初时行路也不觉得,到这里见树断迷离,竹声沥沥。适有只鸟鹊在树上,惊霜怯月,飞的扑扑有声。二人不知是何鬼物,不觉毛发悚然,吓得一跳。康有为觉此地坐得不安,便起步望山顶再行。林魁见他未曾传授,也不敢怠慢,惟再起步跟随。直至山巅之上,但见正中一轮明月,照耀得银世界一般。俯瞰鹅潭,月映江心,万象汪洋,澄清一色。正是月白风清,天空地静,真觉烦心顿释,万虑齐除。拣一片草地上坐下,林魁也陪着肃然坐着,默听传道。正是:

  不畏长途登峻岭,只称传道骗同门。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