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hzz1036
hzz1036
hzz1036
hzz1036
hzz1036



第十篇 此情绵绵
1、再次病倒






  在庐山开完八届八中全会后,毛泽东回到北京,于8月28日主持了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婚礼。

  毛泽东参加李敏与孔令华的婚礼。孔令华是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孔从洲的儿子。孔从洲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18岁从军,一直跟随杨虎城将军,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的少将,以后率部起义,成为共产党的中将。孔令华是他的第二个儿子。

  婚礼这一天,毛泽东拿出400元钱在丰泽园颐年堂摆了三桌酒席宴请来宾。在婚宴上,毛泽东笑容满面,兴致很高,不断给大家劝酒。他自己也喝了好几杯。

  然而,当李敏正在享受新婚蜜月的欢乐之际,从江西传来了令她十分不安的消息,妈妈又病重了,不吃不喝,已拒绝进食多日了。

  原来贺子珍从庐山回到南昌以后,开始几天,情绪仍然处在兴奋和激动之中。她的神智十分清醒,对这次会见情况,难以让她忘怀。她的眼前不断地出现她与毛泽东会见的情形,一幕又一幕,像过电影一样,清楚地再现每一个细节。她陶醉在回忆的欢乐中。

  她在会见毛泽东之后,已经想好了,同他再见面时,一定要仔仔细细看看他,看看分别20年后,他变老了多少。同相片里的他,是否一模一样。

  贺子珍还想好要同毛泽东谈谈她想工作的要求,毛泽东不是问过她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吗?当时自己一个劲地哭,有什么要求都想不起来了。

  一天,她忽然回想起,同毛泽东分手时,毛泽东不是说过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见面的话吗?为什么没有第二次见面了呢?这是谁搞的鬼呢?

  她心里陡然生出了一连串疑问,绞尽脑汁,想来想去,总是理不出一个头绪。她想很可能是江青和江青的心腹做的手脚。

  她回想起她下山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第二天早上,她正在屋里等待着与毛泽东的第二次会见。忽然进来了一个不认识的工作人员,说:毛主席有事已经下山,请你也马上下山。而且不由分说,半请半强迫地把她送下山去。

  毛泽东事前本来安排只与贺子珍见一次面。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庐山见面分手时,是否说了第二天再见面的话,不得而知。但贺子珍见完面后,还以为能第二次见到毛泽东。

  贺子珍离开庐山后,江青马上从北戴河飞到庐山。有人怀疑这是泄露了消息。事实上这是巧合,毛、贺会见的保密工作,是做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的。

  贺子珍由于没有第二次见到毛泽东,因此胡思乱想,多方猜疑。她已经不能自拔了,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思想了。她固执地认为,肯定有人从中作梗破坏她与毛泽东的第二次会面,无论她喃喃自语还是在心中思量,翻来覆去说的就是那句话:“为什么要让我下山,主席说好我们再见面的……”

  1961年2月23日,毛泽东和李敏在中

  南海住地合影。自从这个想法占据她的脑子后,她开始变得神智昏迷,表情呆滞,又是不吃不睡。她又一次犯病了。

  一天,她又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到省委去问个明白,是什么人违背主席的意思,强行把我送下山来。虽然有几天不吃不喝了,但她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量,竟霍然地站了起来,推开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要任何人搀扶,也不要人带路,竟一人独自向省委的所在地走去。她来到省委的大门口,对守卫在门口的武警说,她要见省委的书记杨尚奎、方志纯,还要见他们的夫人水静和朱旦华。

  守卫在省委大门的武警战士,突然见到来了个蓬头垢面,表情显得有些不正常的女人,都把她看作是疯子,自然不会给她通报。贺子珍在大门口呆了一阵,被随后赶来的工作人员带回家去了。

  从此,她身边的工作人员日夜不敢离开她,怕她再次跑到省委去找麻烦。但是,有一天,贺子珍利用工作人员放松的机会,冒着倾盆大雨,没带任何挡雨的工具,又跑到省委去,从头到脚淋得湿透,头发上、衣服上、裤子上都滴着雨水。此时,她竟像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在雨中。

  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她这副模样,伤心地落泪了。找不到治病的办法,工作人员只好写信给李敏,告诉她这一情况。

  李敏收到南昌的来信,知道妈妈病重的消息,坐立不安,万分焦急。当时她身体也不好,正在休息。她只好急忙把妈妈病重的消息报告父亲毛泽东。

  毛泽东听说贺子珍病重的消息后,很诧异地“啊”了一声。他用眼睛望着女儿,在等她详细地说下去,告诉他贺子珍发病的情形。然而,信上写得太简单,李敏无法告诉爸爸更多的情况。无奈,李敏干脆把信送到毛泽东的面前。

  毛泽东拿着这封只有一页信纸的短信,看了半天,陷入了沉思之中。在庐山与贺子珍会见的情景,又历历在眼前。他沉默着,没有对李敏表示什么。

  李敏站在旁边,还在等待着爸爸的安排,但毛泽东的沉默,使李敏有些着急了,问: “妈妈病得很重,这下咋办呢?”

  毛泽东仍没有立即回答,只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他当然知道贺子珍这次得病的缘由,李敏对此是一无所知的。

  过了好一阵,毛泽东才勉强说了一句:“你把信留下吧!”

  李敏明白,这是爸爸暗示她要离开书房了。她没有再多说什么,轻轻地退了出来。

  李敏相信爸爸对妈妈的病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但在随后两天却没有一点动静,直到第三天,毛泽东仍然没有召唤李敏到他的身旁,中央办公厅却给李敏来了一个通知,说已经准备好一架专机,把她送到南昌,让她去照顾妈妈。

  李敏心头一喜,原来这几天爸爸是这样安排的。她急急忙忙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就要启程。这时毛泽东出现了。在他的身后,一个警卫员拎来了两大筐水果。毛泽东对李敏说:

  “你到南昌去,好好照顾你妈妈,一定要让她吃药看病,让她喝水吃饭。”他指着身后的两筐水果说:“这两筐水果你带去,给你妈妈吃。她不喝水,吃点水果也能解解渴。”

  李敏觉得爸爸对妈妈还是很关心的。她点了点头。

  毛泽东又叮嘱说:“不知道你妈妈的病情怎么样,我怕你一个人去,有的事情处理不了,让一位管理员叔叔同你一起去。”

  李敏上汽车的时候,毛泽东似乎还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

  “好好照顾你妈妈啊!”

  李敏心头又是一热,爸爸把事情想得真周到。

  专机在南昌机场降落了,当李敏下飞机后,江西省委派来的一部汽车已等候在那里,司机直接把李敏送到贺子珍在南昌的寓所。

  见到妈妈,李敏明显地感到,此时的妈妈已经不是刚从苏联回国时那个妩媚多姿的妈妈,也不是春节时在上海见到的那个谈笑风生的妈妈了,而是一个面容枯槁、两眼发呆、脸上没表情、衣服脏乱、头发散乱的人。

  看到妈妈变成了这个模样,李敏伤心得眼泪哗哗直流。

  工作人员向李敏详细介绍了贺子珍发病的经过,并焦急地对李敏说;“你妈妈不肯见医生,也不肯吃药。她已经很多天不吃不喝了,再不喝水进食,会有生命危险的。”

  工作人员还告诉李敏,她妈妈在上庐山之前,情绪和精神状态都是正常的,回来后越来越不对头,不断地自言自语,说有什么人不让她第二次见到毛主席。

  李敏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妈妈这次生病,原因还在爸爸那里,这是思念过度,以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造成的。

  怎么办呢?李敏想,只有把妈妈的注意力从爸爸的身上引开来,让她多想想其他有趣的事儿,多想想高兴的事,她的心情开朗了,精神上的毛病才有可能慢慢好起来。

  想到这里,李敏安慰了大家几句,让大家放心,接着就开始对妈妈进行心理治疗。她不再勉强妈妈吃饭喝水,而是轻声细语地同妈妈讲她的婚礼,讲有什么人参加了,都说了些什么话了,婚礼怎么热闹,丈夫如何关心自己等等。

  刚开始,贺子珍仍没有什么反应,似乎什么话都没有听见。接着,李敏用一把梳子替妈妈梳头,还给妈妈洗脸。她又找出妈妈干净的衣服,替妈妈换上。她扶妈妈在床上躺下,然后继续给妈妈讲自己的事情。贺子珍虽然没有答话,但可以看出她开始注意地听女儿讲什么。

  第二天,李敏帮妈妈梳洗后,搀扶着妈妈下地慢慢地走,到室外的花园里散步,让妈妈看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渐渐地,贺子珍脸部有了表情,并现出了笑容。当李敏扶着妈妈在花园里走了一圈,回到寓所时,贺子珍感觉到累了,开口说话了,对李敏说:“我想吃水果。”

  从此,贺子珍肯进食了。李敏又说服妈妈接受医生的治疗,贺子珍肯吃药了。她脸上的表情逐渐恢复正常,神智也清醒多了。

  以后一段时间,李敏每天都陪妈妈到外面走走,不但在院子里走,而且到外面的大街上走。每天散步,使贺子珍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且看到外面的新事物。连李敏都没有料到,这种精神转移的治疗法,效果竟是如此之好。每天,贺子珍很有兴味地跟着女儿在外面转,南昌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走遍了,她见识了不少新的东西,神情也开朗起来了。

  李敏看到妈妈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了。她想起了建国初期爸爸在给妈妈、舅舅、舅妈的一封信中写过的一句话:“要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

  现在想来,李敏觉得爸爸的话是对的,只有多看看,多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崭新面貌,才能使妈妈开阔心胸,把个人的得失置于度外。

  于是,她下决心以后每年都要利用假期,陪妈妈到各地走走。让妈妈多看社会主义。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贺子珍对女儿说:“我离开永新已经几十年了,一直没有回去过,我很想回去看看。”她还说:“你离开北京一个多月了,也该回去看看小孔了。”

  妈妈的话,通情达理,思维正常,李敏觉得,妈妈身体恢复正常了。她把妈妈的要求报告了江西省委。省委同意派车把贺子珍送回永新,省委还派组织部的一个同志陪她一起前往。

  当李敏看到妈妈坐着吉普车走了,她如释重负,心里十分高兴。她圆满地完成了爸爸交给的任务,妈妈终于恢复正常了。

  然而,这时她自己却病倒了。她来的时候身体就不适,到南昌后,连操心加上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把她也折腾得疲惫不堪了。

  第二天,李敏离开南昌,回北京。在车厢里,她思绪万千,一会儿想念她新婚的丈夫孔令华,一会儿想念爸爸毛泽东。但她更多的想的是妈妈。现在自己结婚了,对妈妈的处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她决定回北京后,跟爸爸好好谈一次。

  李敏先介绍了妈妈身体恢复的经过,毛泽东对李敏的归来和贺子珍身体的恢复很高兴。李敏没有谈妈妈这次发病的原因,因为爸爸没有问她。毛泽东虽然是洞悉一切,而且他肯定认为,李敏也是知道其中的一切,他们两个人是心照不宣。

  谈到贺子珍老是犯病,毛泽东同李敏都很发愁。李敏只好明确地谈了她在火车上就想好的意见。她说:

  “爸,我觉得妈一个人生活很孤苦,很寂寞,我又不能在身边照顾她。我想把妈妈接到北京来,同我一起住,也好有个照顾。”

  “你妈妈到北京来,她能忍受得了江青的气吗?”毛泽东带着沉重的心情和迟缓的语调说。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和李敏、孔令华

  在中南海住地。李敏接着说:“那我同妈妈搬出去住,不住中南海,江青管不着。”

  毛泽东表示:“你以为不住在一起,她就可以不受气了?”

  李敏结婚后,仍与毛泽东住在一起。

  李敏又提出一个方案,说:“那我到上海去,同我妈妈住一起。”

  “我不同意你到上海去,我希望你留在我的身边。”毛泽东对女儿表露出自己的心迹和挚爱。

  “那您说怎么办好?”李敏也急了。

  这时,毛泽东无可奈何地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李讷都18岁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毛泽东的脸上流露出很痛苦的表情。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李敏的面前,谈到他的婚姻的苦恼。因为他对贺子珍仍有很深的感情,但现实的情况使他又不能不与江青一起生活。说到李讷18岁了,表明不可能与江青分手了。 无法同江青分手,他就无法去满足贺子珍的感情需要,因此也就没办法从根本上治好贺子珍的病。

  现在,毛泽东既然在女儿面前捅破了这层纸,他觉得原来设置的心理防线没有必要再维持了,他向女儿坦露了内心的痛苦,说:

  “江青对我不好,她嫌我老了,她不爱我,嫌我年纪大,是个土包子。她同你妈妈完全不同。”

  李敏听了爸爸的话,心里一阵震惊。过去她并不知道,在自己眼里是那么自信、坚定的爸爸,内心里却是这样的孤独和痛苦。今天,她是更了解她的爸爸了。

  听完爸爸的这番表白,李敏觉得没有什么话能对爸爸进行安慰。她只是用一双充满着深情挚爱的眼睛凝视着爸爸,安慰着爸爸。

  李敏心里明白,爸爸说的话是真实的,江青对自己的爸爸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李敏同毛泽东考虑来考虑去,最后也没找到能够帮助贺子珍改善环境的好办法。毛泽东无奈地说:“我没有办法照顾你妈妈,大概也只有由你来代替我照顾你妈妈了。”

  李敏点点头。她明白爸爸说的让她代替他的含意,她当然不可能代替爸爸给予妈妈那种夫妻的感情,但是她可以用女儿特有的爱,去慰藉妈妈那颗孤独凄凉的心灵。

  李敏以为父女俩这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已经结束了,她站起来准备走开,毛泽东叫住了她,说:

  “要不要你去找一找你丢失的哥哥、姐姐,要是找到了,你妈妈也不会那么寂寞了。”

  10年前,当贺怡提出寻找小毛时,毛泽东一口拒绝了。而现在,毛泽东为了让贺子珍找到新的精神寄托,竟然改变了初衷,主动建议李敏去寻找丢失的哥哥姐姐。他的用心之良苦人们不难想像得到了。

  李敏听了爸爸要她寻找哥哥姐姐的意见,也认为这的确是个安慰妈妈的好主意。在随后的岁月中,她按照爸爸的意见,花了不少功夫,真心实意地去找过她的哥哥和姐姐。但是,却没一个圆满的结果。

  再说贺子珍到永新后,看了自己家过去的房子,重新体验了永新县城的风土人情,走访了昔日同她一起搞学运的几位老同学。然而,她怅然若失,想要寻找的东西没有找到,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而且永新的很多地方留下了毛泽东当年的身影,勾起了她自己对毛泽东的思念。

  她担心自己精神又要发生毛病了,在永新呆了两三天便急忙回南昌去了。
hzz1036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