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Category: 毛泽东系列合集
xqx118
xqx118
xqx118
xqx118
xqx118



笔惊风雨纸生云烟―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墨迹欣赏






  毛泽东的一生,不管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学子时期,还是惊涛骇浪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巩固政权、经济建设时期,都没有离开过笔墨,都十分关注、欣赏、临摹历代书法碑帖,走出一条自己的书法之路,创造一种独具风格的字体,在书法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

  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墨迹。如果说,他的文章草稿、文件批阅、读书批语、题词题字等,是实用书法的话,那未,他手书自作诗词、手书古代诗词的墨迹,就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观赏,是观赏性的书法了。

  不能说实用性书法没有艺术性或较少艺术性,因为中国的三千年的书法史表明,传世最多的、历时最长的都是实用性书法。优秀的实用性书法,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性。而观赏性书法,正是实用性书法的派生物,是实用性书法的升华,当然艺术性更集中、更典型、更强烈,因而也更具有艺术魅力。毛泽东的书法,也正是这样。

  战争年代,风云突变,戎马控偬,生活象急雨旋风一样,飘忽不定,很少有闲性逸意。“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的最过硬的原则,也是毛泽东日夜操劳的大事,那时的一切文艺形式,一切文化活动,都要服从这个原则,都要为这个目的去工作、去奋战,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并与人民群众并肩战斗。

  全国政权的建立,虽然是百废待兴,有艰巨的建设任务,但生活毕竟是安定得多。作为伟大领袖,日理万机,运筹帷幄,心情毕竟是轻松了些。这就给他的书法发展提供了条件。

  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也造就了毛泽东的书法艺术。

  从传世的墨迹来看,自从1950年以来,毛泽东在闲暇之际,挥毫作字,手书古代诗词。

  中国文学,能够朗朗上口、并与心律一起跳动的,莫过于诗词歌赋了。毛泽东有着中国文学的深厚修养,挥毫作字时,自然就想到这些,随着笔尖,就流淌出来。

  从墨迹来看,毛泽东书写这些纯观赏性的书法,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集中在他一生的后半段,这个时期,正是他书风成熟,走向巅峰的时期。所以,这些书作,艺术性是很强的,是他一生书法艺术的精品。

  欣赏这些书作,我们宛如走进了一个艺术之林,浩然大气,珊瑚玉枝,劲松挂崖,远山衔月,屈铁盘丝,柳絮花朵,鲸吞海水,签中夹鼓??各种美的意象,各种美的形态,各种美的声音,诗情画意,难以尽说。让我们随着毛泽东的笔迹,踏着这颜色之王――黑白相间的书迹,尽情地欣赏吧。

  六朝以前诗词

  1.手书宋玉《大言赋》句

  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依天之外。

  “长剑耿介”等字如壁立千切,“倚天之外”等字,似空阔无边。如大漠落日,巨龙曳尾。字径方寸以上,硬毫书写。

  2.手书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淡淡,山岛耸(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

  以咏志。

  五十六个字写在一张带红丝栏的十六开的信笺上,潇洒自如,尤其是后四行,更为恣情。碧海扬波,云帆点点,巨风忽来,浪涛溅飞,若隐若曜,天水一色。欣赏这幅书法,好象让你经历了一次难忘的航行。笔法跳宕,点画洒脱,以遭美取优。“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八字,至为精彩。

  3.手书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死(土)灰。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孟德诗一首。

  这幅书作,是毛泽东书风深化期的作品,十分动人。字大径寸,硬笔中锋,心无一碍,挥洒至美。使人立即想起明末草书大家王锋,更想起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此卷的手迹,简直直脱怀素的《自叙帖》。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曾专门写了《草书歌行》来赞扬怀素的狂草。其中有:“飘飘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形容得淋漓尽致。如将李白的诗句用来赞扬此卷书作,也是十分合适的。书作中“老骥伏枥”四个字苍劲跌宕,“可以永年。曹孟德诗”八个字组成一幅“直挂云帆寄沧海”的图画,搏风斗浪,一往无前。

  4.手书六朝佚名《木兰诗》

  此书是长卷,三百多字,一气写下,可见他精力多么旺盛,书兴多么浓烈。从心挥写,一笔不苟,越写越有兴致。而且,每字都在一寸左右。看来,他在写这幅长卷之前,是有充分准备的,唐代书法大理论家张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