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Category: 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06 讲 遍一切心心所


四、受

第二个心所 -- 受 (vedanà ) 。受 即感受 (Vedayat?ti vedanà ), 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 我们平时所说的感情、情绪,只是世俗语言的表达,从阿毗达摩的角度上来说,感情包括许多心理作用,在这些心理作用当中,感受起着主导作用。

特相:感受。(vedayitalakkha? à )

作用:领受,或者享受可爱所缘。(anubhavanarasà i??hà kà rasambhogarasà và )

现起:心的快乐。(cetasikaassà dapaccupa??hà nà )

近因:轻安。 (passaddhipada??hà nà ) (Dhs.A.p.152)

上面对受的特相等是针对乐受来说的。

佛陀有时候将受分为三种,有时候分为五种。在此先讲三种受。每一种心必定与某一种受相应;只要有心,必定会有感受。

1.苦受(dukkha vedanà ),体验所缘的不可爱之处。

2.乐受(sukha vedanà ),体验或者享受对象的可爱之处,即快乐的感受,欢喜的感受。

3. 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 vedanà ), 也称 "捨受" 。捨是中等、平等的意思。对所缘体验为中性,好坏并不明显,也就是对对象没有特别好或特别不好的感受。

在接触到不好的对象时,比如丑陋的东西,难听的噪音,或者有人骂你、诅咒你、批评你,吃到难吃的食物,闻到臭气,这个时候"苦受"很容易生起。当你想到伤心的事情,受到委屈,心爱的东西坏了,亲爱的人离开了,这个时候内心会感到痛苦、伤心、悲哀,这种感受是"苦受"。如果所看的、听的、尝的是可意的所缘,内心会喜欢,这种喜欢的感受是"乐受"。在面对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的对象,内心感觉平平淡淡,就好像和一个经常见面的老朋友谈话,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不会特别喜欢,也不会讨厌,这种受则是"不苦不乐受"。

还有一种分法为五种受。五种受是依身心来分的:1.乐受,2.苦受,3.悦受,4.忧受,5.捨受。这里的五受与前面的三受,有些名词虽然相同,但含义却有所区别。

1.乐受(sukha vedanà )。和三受中的乐受名字一样,但含义略有不同。这里的"乐受"是指身识体验到可意所缘时生起的舒适感受,是伴随着身识的感受。这种受的所缘是触所缘。唯有身体碰触到可爱、可意的触所缘,比如说有人爱抚身体、气候舒适等,身体感觉舒适所产生的受。

特相:领受可爱的触所缘。 (i??hapho??habbà nubhavanalakkha? aü )

作用:增长相应法。 (sampayuttà naü upabr? hanarasaü )

现起:身体的快乐。(kà yikaassà dapaccupa??hà naü )

近因:身根。(kà yindriyapada??hà naü ) (Vm.456)

2.苦受(dukkha vedanà )。也和三受的苦受名字一样,但含义不同。这里的苦受是指伴随着身识的痛苦感受,诸如肚子痛、头痛、脚痛、牙痛等。

特相:领受不可爱的触所缘。 (ani??hapho??habbà nubhavanalakkha? aü )

作用:减损相应法。(sampayuttà naü milà panarasaü )

现起:身体的疾苦。(kà yikà bà dhapaccupa??hà naü )

近因:身根。(kà yindriyapada??hà naü ) (Vm.456)

3. 悦受(somanassa vedanà ), 也译为喜受。悦(somanassa)是由 su + manas + ya 构成;su 是好的、善的意思;manas是意、心意;vedanà 是感受。内心的愉悦、快乐感受即是悦受。

特相:领受可爱所缘。(i??hà ramma? à nubhavanalakkha? aü )

作用:随其自性或通过造作来享受可爱所缘。(yathà tathà và i??hà kà rasambhogarasaü )

现起:心的快乐。(cetasikaassà dapaccupa??hà naü )

近因:轻安。(passaddhipada??hà naü ) (Vm.456)

4.忧受(domanassa vedanà )。忧(domanassa)是由 du + manas + ya 构成;du 是不好的、坏的意思;manas 是意,vedanà 是受。内心的忧伤、痛苦感受即是忧受。

特相:领受不可爱所缘。(ani??hà ramma? à nubhavanalakkha? aü )

作用:随其自性或通过造作而体验不可爱所缘。 (yathà tathà và ani??hà kà rasambhogarasaü )

现起:心的痛苦。(cetasikà bà dhapaccupa??hà naü )

近因:只是心处。 (ekanteneva hadayavatthupada??hà naü ) (Vm.456)

5.捨受(upekkhà vedanà )。捨(upekkhà )是中等、平等的意思;没有苦也没有乐、不偏于任何一边之受即是捨受。

特相:中捨的感受。(majjhattavedayitalakkha? à )

作用 : 不 太 增 长 或 减 损 相 应 法 。 (sampayuttà naü nà tiupabr? hanamilà panarasà )

现起:平静的状态。(santabhà vapaccupa??hà nà )

近因:无喜的心。(nipp?tikacittapada??hà nà ) (Vm.456)

在这五受当中,苦受和忧受相当于三受中的苦受,乐受和悦受相当于三受中的乐受。捨受则是三受中的不苦不乐受。

身受与心受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一般上来说是有联系的;但是对修行人,特别是对圣者来说,身受与心受是可以分离的。我们先讲一般人,对于没有修行、没有调伏心的人,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身体碰触到舒适的对象时,心会黏著、喜欢,内心会感到快乐。这时身体产生乐受,心也产生乐受。另外,当身体体验不可爱的触所缘时,比如头痛、肚子痛、牙痛,或者被刀割伤,被火烫伤,或其他外伤、内伤,这时会感到疼痛。当身识体验苦受的同时,心也不开心,通常会埋怨、抗拒、排斥,于是产生心的苦受。身有乐受,心也有乐受;身有苦受,心也有苦受,这是一般人的普遍反应。大家平时可以好好去体验一下,当身体体验到乐受时,内心会不会也有快乐的感受?当身体体验到苦受时,内心会不会排斥、抗拒,会不会有不愉快的情绪?

对修行人来说,必须学会身受与心受分离。身识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这是由于善果报的成熟;善果报成熟,身体会体验到好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心却可以对这些所缘保持中捨、平淡、如如不动,即使有些外来的诱惑,也有抵抗的能力,产生捨受。身识体验苦受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不善果报;当不善果报成熟时,要学会承受,并通过如理作意而不使忧受产生。因此,作为一名禅修者,一名佛教徒,要学会"身苦心不苦"。

身体的痛苦是无法避免,就连佛陀也会生病。在《律藏·衣篇》里记载:有一次,佛陀的身体充满病素(kà yo dosà bhisanno),当时的名医基瓦(J?vaka)给他开了一帖泻药。因为这种泻药太厉害了,他不敢直接给佛陀服用,把药粉撒在三枝莲花柄里叫佛陀嗅,结果佛陀嗅了一次莲花柄就泻了 10 次,一共泻了 30 次才痊癒。

《长部·大般涅槃经》记载,佛陀临近般涅槃那年,在韦沙离附近的韦鲁瓦村(Ve?uvagà maka)度过了其最后一个雨安居。在那个雨安居期间,佛陀得了一场很严重的疾病,背部极其剧痛。这种背痛所产生的剧烈苦受一直要延续到死亡才能停止,称为"至死方终的苦受"(mà ra? antika vedanà )。佛陀必须通过建立念与正知忍受着,并通过修行七色法观(r? pasattaka vipassanà )和七非色法观(ar? pasattakavipassanà )进入阿拉汉果定来镇伏苦受,从果定出定之后,决意此后直到般涅槃的十个月期间不再产生。(D.A.2.164)

佛陀为什么会遭受这种剧痛呢?据说在过去很久以前,我们的菩萨投生为一个力大无穷的矮子。那个时候,有个摔跤力士走遍了整个瞻部洲(印度),到各个国家、各个城镇、各个村寨去向人挑战,许多人都败在他的手下。他这样势如破竹,所向无敌,渐次来到了菩萨居住的城市,也打败了当地的所有对手。那时,菩萨心想:"这个人来到我居住的地方,就让我去打败他。"于是来到城市的广场, 拍着臂膀向那个人挑战。 摔跤力士看到菩萨,嘲笑道:"哈哈,我不知摔赢了多少人,像你这样比人家矮一截的侏儒,我不用一只手就可以打赢你。"说完一边拍着臂一边吼着走过来。可是等他俩才一交手,菩萨一下子把他整个人举起来在空中旋转,然后重重地摔到地上,当即把那个人的脊椎骨摔断了。整个城市的居民欢呼着,拍着手用衣服、璎珞等赠送给菩萨。菩萨让那个摔跤力士平躺在地上,扳直他的脊椎骨,然后说:"离开这里,以后不要再这样做。"并把他赶走。因为这种不善业的果报,菩萨在接下来的许多生中都遭受身体、头部等的痛苦。直到最后这一生成为佛陀,仍然还要遭受这样的果报。这是身的苦受。(Ap.A.82)

又如佛陀在般涅槃前也患过痢疾,多次腹泻。迭瓦达答(Devadatta)企图推大石块压死佛陀,结果石块在滚下山时被卡住,但是佛陀还是被一块小石片砸伤了脚。这是佛教史上恶意出佛身血的唯一例子。

佛陀有这个身体,有这堆五蕴,就还要遭受身体的苦受。但是佛陀不会产生第四种受--忧受。忧受必定伴随着瞋心一起生起。佛陀不会伤心,不会悲伤,因此只有身体的苦受,不会有心的忧受。我们通过如理作意,也可以学习做到这样。例如身体遭受病痛或伤害的时候,通常的反应是怨天尤人,或者怨怪其他的原因;如果如理作意,明白这是我们的果报,该承受的就要承受。在受到别人不好的待遇时,平常的反应是排斥或者跟他作对。如果如理作意的话,虽然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内心仍然能够向对方散发慈爱,用包容、同情,或者用忍耐来承受这些待遇,内心就不会跟着一起受苦。

因此,对凡夫来说,这五种受都有;但是第三果和第四果阿拉汉圣者就不可能产生第四种受。只要有这个身体,就必然有乐受和苦受。心的悦受也有,连佛陀也会笑,笑通常伴随着悦受。内心感受平平则是捨受。

因此在五种受当中,第一和第二种属于果报受,它们的本质只是果报,并无善恶。由于善业成熟,一个人可以体验到乐受;由于不善业成熟,一个人要承受苦受,它们都是果报身受。但是第三种悦受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善的如欢喜地做功德善业,欢喜地布施,欢喜地禅修,此时的受属于悦受。但是悦受也可以是不善的,例如贪著一样东西,喜欢金钱、财物,喜欢自己的爱人,这时的悦受带有贪爱,是不善的。忧受伴随着瞋心,所以必定是不善的。

捨受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例如中捨地做善事,这是善的捨受。现在大家在这里听课,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是捨受。捨受也可以是一种高级的受,好像第四禅的受就是捨受。禅修者修到高级观智的阶段,其时的受也是捨受。捨受也可以是不善的,例如两种痴根心都属于捨受。有些贪根心也是捨受。一般人会认为贪心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会是捨受呢?如果你喜欢一件衣服,穿了它会感到高兴;如果这件衣服穿旧了,虽然还是喜欢,但是受可能是捨受。大家回到家中见到自己的爱人,那个时候可能是捨受;但是在谈恋爱的时候就不同了,是悦受。为什么呢?捨受和悦受可以通过心的造作而产生,但也和对象有关系。 心对新鲜的事物更容易黏著,更容易起贪爱;一旦占有之后,那种新鲜感会渐渐消退,但是内心还是会黏著,还是有贪爱,但感受会转为捨受。

因此,我们应当培育善的悦受和捨受,不应当放任不善的。至于乐受和苦受,那不是可以培育的,但是要学会承受这两种感受。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