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01讲-序论


十、正法五千年

佛教在印度 1500 年经历了正法、像法和末法三个时期,这三期的佛法又影响到现在流传在世界上,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三大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其中,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合称北传佛教,或大乘佛教。

有许多人相信现在是"末法时期"。不过,上座部佛教认为现在不是末法时期,而是正法时期。因为上座部佛教提到:正法住世 5000 年!

上座部佛教所说的 "住世正法" 与印度三期佛法的 "正法"有所不同。印度佛教的正法时期,是指那个时期的佛法在教法、经典、修行方法上几乎一致,相差不会太大。印度三期佛法的"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

对于"住世正法",在《长部义注》中提及正法将住世五千年:

"以得达无碍解者住立一千年,以六通千年,以三明千年,纯观者千年,以巴帝摩卡住立千年。"(D.A.3.161)

在《相应部义注》、《增支部义注》以及律复注《心义解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所说的住世正法是从教理(pariyatti)、修行(pa?ipatti)与证果(pa?ivedha)三个角度来说的:

1.教理: 上座部佛教相信三藏圣典、佛陀的言教还在;

2.修行:现在上座部佛教还有系统、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南传的止观禅法、戒定慧的传承还在;

3.证悟:这个时期还可以证悟圣道圣果。

上座部佛教所讲的正法是从以上三个角度来说的。

这种说法和北传佛教所说的正像末三期佛法很相似。北传佛教提到:正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期是有教、无行、无证。例如唐代良贲的《仁王护国经疏》卷下说:"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大正藏,33 册,p.0520b)

隋代三论宗祖师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卷五中说:"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大正 34, p.0518a)

北宋释道诚撰的《释氏要览》卷中也说: "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 " (大正 54, p.0286a)

上座部佛教也是从三藏教理仍然住世,以及修行乃至证果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一带地区的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仍然很完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阿首咖王是上座部佛教中非常有名的护法国王,但在巴利三藏圣典里居然找不到他的名字。这证明现在上座部佛教传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王时代或更早就定型的,连阿首咖王的名字都没有被加进去。也就是说,巴利三藏最迟是在第三次结集就定型了。所以,巴利三藏是到目前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经典。

根据上座部佛教,现在还可以修定证得禅那(jhà na),可以修观培育观智,甚至在今生今世证得圣道圣果、证悟涅槃。一旦证悟圣道圣果,就不再是凡夫,而是圣者了。因此,上座部佛教的传承说佛陀的正法能住世五千年。

在这正法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悟四无碍解智,也就是在断除烦恼的同时,也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那个时期每个证果的人都能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有这样的可能。

第二个千年是六通阿拉汉的时期。如果在那个时期证悟阿拉汉果的话,有可能同时拥有六神通。

第三个千年是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的时期。现在是佛灭两千五百多年,在这个时期只要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还有机会证悟阿拉汉果,甚至还可以成为三明阿拉汉(tevijjà arahata)。哪三明呢?宿住随念明、有情死生明和漏尽明,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据说近现代在缅甸还出现过拥有神变通的长老,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已经证得阿拉汉果。有人看到他们在天上飞行,或者从水中出来等。不过,因为经典记载现在已经不是六通时代了,所以即使他们拥有神变通,也被称为三明阿拉汉。

到了第四个千年,就只能证悟纯观阿拉汉。也即是说那个时候如果精进修行,还是可以断除烦恼,但是已经不可能证得神通了。

到了第五个千年,想要断尽烦恼都很难,只能够证悟较低的三个有学果位,即初果、第二果、第三果。

在果德玛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证悟圣果的时期一共有五千年,住世正法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4 讲、出世间心


三、一来道果

一来,巴利语sakadàgàmin。为sakid(一次、一回)+ àgama(来、前来)+ in(者,的人)的组合。意为再回来此世间结生一次。汉传佛教依梵语sak?dàgàmin音译为斯陀含。

《人施设论》注如此说:

?Pa?isandhivasena sakiü àgacchat?'ti sakadàgàm?.?

"再回来结生一次者,为一来。"(Pp.A.34)

《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说:

"哪一种人为一来者?于此,有一种人灭尽三结,贪嗔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这种人称为'一来'。"(Pp.34)

"于此"是指在佛陀的教法中;"有一种人"是指这类圣者;" 灭尽"是指在初道时已经断尽;即有一类圣者已经灭尽有身见、戒禁取和疑三种最粗之结。"贪嗔痴减弱":有四种圣道,其中的入流道、不来道和阿拉汉道可以断除相应的烦恼,唯有一来道不能断除任何烦恼,只能减弱贪嗔痴。由于减弱贪嗔痴,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苦之终结"即完全断尽烦恼、灭尽诸苦。这是巴利圣典对"一来"的定义。

证得第二圣道和圣果的一来圣者共有五种:

1.在人间证得了一来道果,并在人间般涅槃。换言之,在人间证得一来道之后,就在那一生继续修行,最终断尽一切烦恼。所以,他不会再轮回、再受生死了。

2.在人间证得一来道果,死后投生至天界,在天界断尽烦恼而般涅槃。

3.在天界证得一来道果,并在天界断尽一切烦恼而般涅槃,不再投生。

4.在天界证得一来道果后,再投生人间,在人间断尽一切烦恼而般涅槃。

5.在人间证得一来道果,死后投生到天界。由于其烦恼未尽,在天界命终后再投生到人间一次,并在此人间断尽一切烦恼。

因此,有这五种一来圣者。

由于初果圣者和二果圣者还没有断除欲贪,因此还会对男女、饮食、睡眠、身体等产生贪欲。因为还没有断除嗔恚,所以偶尔还会生气、发怒,还会害怕、紧张。对欲乐的贪求和嗔恚只有第三不来道才能断除。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4 讲、出世间心


五、阿拉汉道果

已断除一切烦恼者称为"阿拉汉"。阿拉汉是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araha是值得的、有资格的意思,再加上ant(拥有),称为arahant。北传佛教依梵语arhant翻译为"阿罗汉",与巴利语稍有不同 。

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àrakattà)一切烦恼故为arahaü。其中,àrakattà是已经远离的意思,即远离一切烦恼(sabba kilesa),对一切烦恼已经站得很远。以"远离"故为阿拉汉。

2.以已杀死烦恼敌故(ar?naü hatattà)为arahaü。ar?naü是敌人,特指烦恼敌;hatattà是已经杀死。已经杀死烦恼敌人。以"杀敌"故为阿拉汉。

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ànaü hatattà)为arahaü。如果车轮的辐全部被折断,车轮就不能转动。同样地,轮回之辐被破除了,就不会再生死流转。以"破辐"故为阿拉汉。

4.以有资格(arahattà)受资具等供养故为arahaü。arahattà是有资格的、值得的,意即值得接受衣服、饮食、住所、药品等供养,值得恭敬、尊重、礼敬、奉侍。以"有资格"故为阿拉汉。

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àpakara?e rahàbhàvato)为arahaü。

Pàpakara?e是种种恶行;rahà是隐藏或秘密;bhàvato是状态。因为阿拉汉圣者不会再造作身恶行、语恶行及意恶行,自然也无需隐藏各种恶行。以"无隐秘"故称为阿拉汉。

这是《清净之道》和《律藏》义注对"阿拉汉"的解释。有些义注如《中部注》则特别强调第一项"远离烦恼"为阿拉汉的定义。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漏尽者(kh??à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所以"阿拉汉"是指最高的果位。

对于相信北传大乘的人,也许不能接受"佛陀是阿罗汉"的说法,他们认为阿罗汉是"小乘果位"、是"自了汉"、是"焦芽败种"。但是在巴利三藏中,确实经常尊称佛陀为阿拉汉,例 如我们礼敬佛陀:?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即是尊称佛陀为断尽烦恼、值得供养的阿拉汉。并非只有弟子(sāvaka,也译作声闻)的最高果位才是阿拉汉,佛陀和独觉佛皆可称为"阿拉汉"。为什么呢?只要断尽一切烦恼,即是阿拉汉。

阿拉汉又称"无学"(asekha)。学,是三学,还要学戒、学定、学慧。对于入流圣者、一来圣者和不来圣者,由于戒定慧还没有圆满,所以还必须学,因此称为"有学"(sekha)。阿拉汉圣者已圆满戒定慧三学,无需再学、不用再修了,称为"无学"。为什么呢?已断尽一切烦恼故。kh??a是已经断尽;àsava是漏、烦恼。因已断尽烦恼,故称漏尽者(kh??àsava)。

阿拉汉圣者除了断除色贪、无色贪、掉举、慢和无明这五上分结以外,还断除其他一切烦恼,例如昏沉、睡眠。

阿拉汉圣者完全没有任何烦恼,但是还可能剩余一些由过去轮回中累积的习气。这里的"习气"是指性格。佛陀是最圆满的人,是证得一切知智者,他在阿拉汉道心生起的同时,也断除了一切习气。而诸弟子虽然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还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性格。例如,有些弟子走路、做事比较慢,有些则比较快,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走路比较快就认为他们还有烦恼,这只是他们的性格而已。

有些阿拉汉喜欢独处而不喜欢说法,有些则喜欢说法;有些喜欢禅修,有些喜欢持戒,还有些喜欢背诵,每个人都有其性格倾向,这些性格是因为他们在过去轮回中不断重复、不断熏习养成的,所以称为习气。

然而,只要断除一切烦恼,都可以称为阿拉汉,有资格接受一切世间人和天的礼敬、恭敬、供养。因为一切阿拉汉圣者的戒、定、慧都已经圆满了,解脱和解脱知见也具足了,这才是真正的修完。

因此,佛世时有很多比库断尽烦恼之后,都能如此了知,或向佛陀作这样的报告:

?Kh??à jàti, vusitaü brahmacariyaü, kataü kara??yaü, nàparaü itthattàyà'ti.?

"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生已尽":导致再生的烦恼已经断尽;"梵行已立":清净的梵行、圣洁的生活已经建立起来;"所作已作",应当做的已经做了,戒定慧已经圆满;"再无后有":因为阿拉汉圣者已经断尽一切烦恼,以前所造之业得不到烦恼的支助,就像一棵大树的根部被砍断,即使看上去枝叶还茂盛,但是也不可能再生长了。同样地,过去所造的善或不善业,由于得不到烦恼的支助,在阿拉汉的五蕴离散之后,就再也没有重组的力量,那些业不能再产生效用。因此,五蕴离散之后称为般涅槃(parinibbàna),即完全地寂灭。

不过,佛陀拒绝回答般涅槃是怎么样的,因 为涅槃超越一切语言的表达,唯有亲证才能了知。关于涅槃,我们既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存在。如果说存在,会让人联想到生命;如果说没有,又会落入断灭见或虚无。

阿拉汉也分为两个阶段:圣道与圣果。能断除一切剩余烦恼的心称为"阿拉汉道心"。阿拉汉道心一旦生起,所有的烦恼立刻断尽无余。随后,若阿拉汉圣者再取涅槃为目标进入果定,其时生起的心称为"阿拉汉果心"。

以上讨论的是出世间心,一共有八种。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4 讲、出世间心


四、不来道果

第三圣道圣果是"不来"。"不来",巴利语anàgàmin的直译。为na(不)+ àgàma(来,前来)+ in(者)的组合,意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

《义注》中说:"不来者,名为对欲贪、嗔恚于心不动摇,以及决定性不会再从其世间退回来者。"

不来道可以断除两种烦恼:一、欲贪(kàmacchanda):对欲乐的贪求;二、嗔恚(dosa, vyàpàda)。欲贪、嗔恚加上前面所讲的有身见、戒禁取及疑,称为"五下分结"。

当不来道心一生起,欲贪和嗔恚即完全被断除。因此,三果圣者不会再对男女、饮食等欲乐有贪求。由于他已经完全断除了嗔恚,所以不会生气、发怒,不会紧张、担心,不会哭泣、流泪。因为不来圣者已断尽能把有情系缚于欲界的欲贪与嗔恨两结,所以不会受到欲界的烦恼力牵引而再投生到欲界。不来圣者若在今生不能够证悟阿拉汉果,死后只会投生于色界或无色界梵天,并于其处般涅槃。

"以及决定性不会再从其世间退回来",此处的"其世间"是指他们在人界死后投生的色界或无色梵天界,因此,圣典中常说:"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

"灭尽五下分结"是指有身见、戒禁取、疑、欲贪及嗔恚。何谓"化生者"?有四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鸡、鸭、鹅、蛇等是卵生;人类、牛、羊、马等是胎生;蚯蚓、粪蛆等在潮湿之处的低等生命是湿生;地狱有情、多数鬼类是化生,地居天以上的天人及所有的色界、无色界梵天人都是化生。

三果圣者死后必定是化生,既不会成为卵生,也不会成为胎生和湿生。三果圣者假如在今生还没有断尽一切烦恼,下一生必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天,因为他已断除了五下分结。什么是"五下分结"呢?"下分"是指欲界,即连接到欲界,使有情不能超越欲界,作为投生到欲界之缘的意思。即使有人证得禅那并投生至梵天界,只要他还没有断除这五下分结,当梵天生命终结之后,也还是会再堕落到欲界来投生的。

三果圣者已经断尽这些烦恼,自然不会再投生到欲界,只会投生至梵天界成为梵天人。在梵天界的第四禅天有一处叫净居天(Suddhàvàsa),其中有五种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这五种天既没有初果圣者,也没有二果圣者,更加没有凡夫,而只有两种圣者:一、三果圣者死后投生到那里,还没有断尽烦恼者;二、三果圣者投生到那里后断尽诸漏,证悟阿拉汉果,只因天寿未尽而居住在那里。

三果圣者不会再从梵天界退回这个世间,所以叫做"决定性不会再从其世间退回来",或者如佛陀所说的"不再从那世间回来"。但三果圣者还有可能偶尔造访我们人界。在有佛陀出世的时候,他们会以梵天之威力前来听闻佛法。

虽然三果圣者已经断除最粗的五种烦恼,但毕竟还没有断除全部烦恼,还残留五种称为"五上分结"的烦恼:色贪、无色贪、掉举、慢和无明。由于三果圣者还没有断除色贪,所以还会投生到色界;由于还没有断除无色贪,所以还可能投生到无色界。色贪是对色界生命极微细的贪著,无色贪是对无色界生命极微细的贪著。他们还没有断除掉举、慢和无明。佛陀说:"由于无明和渴爱,众生无始以来流转生死。"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本,而色贪和无色贪都是爱(ta?ha)。因为不来圣者还有无明和爱,所以命终后仍须受生,还会继续轮回。因此,即 使证得三果不来,还是要继续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些比库因为具足戒行,有些持头陀支,有些多闻,有些居住在僻静处,有些证得禅那,有些是三果圣者,他们就认为要证悟阿拉汉果并不困难,只有愿意,甚至可以在任何一天证悟阿拉汉。佛陀知道后,教诲说:"诸比库,比库不应只是以清净持戒等,或以证得不来之乐,就认为'我今生只剩极少之苦',只要还没有断尽烦恼,就不应生起'我快乐'之心。"并说偈颂曰:

"莫只以戒行,或由于多闻,
或以得禅定,或住远离处;
'我触出离乐,非凡夫所能。'
未得诸漏尽,比库莫自满。"(Dp.271-2)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4 讲、出世间心


六、心的分类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讲完了心的分类,现 在简单地做一次总结。根据阿毗达摩,心有两种分类法:

第一、八十九心

1.欲界心54 = 不善心12 + 欲界美心24 (善心8 + 果报心8 + 唯作心8) + 无因心18。

2.色界心15 = 善心5 + 果报心5 + 唯作心5。

3.无色界心12 = 善心4 + 果报心4 + 唯作心4。

这81种是世间心(54+15+12=81),再加上出世间心8,共为89心。

第二、一百二十一心

89心为什么会变成121心呢?因为禅修者在证得初道的时候,是依照不同的心证得的。虽然证得圣道在修行方法上是一样的,都必须通过修观,观照名法、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但是每一位禅修者在修观的所缘和根本定上有所不同,当他们证得圣道圣果时,道心和果心也有所不同。

拥有色界、无色界禅那的禅修者在修习高级观智--行舍智时,他可以一时观欲界色法,一时观欲界名法(前面讲到的欲界心--善心和不善心),还必须观照色、无色禅那心。为什么呢?因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行法都应观照。对于极微妙、殊胜的禅那心都成为他观照的对象,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才能超越对色界和无色界的贪著。

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在修观时只能观照欲界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对于色界和无色界心却超越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如果禅修者在观照欲界名色法时证得初道,此时的道心为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入流道心。再者,如果他在修观前先进入初禅,再以初禅的定力转修观,当他证得初道的时候,其心即与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心相应。另外,如果他以初禅心作为观照的所缘,在观照初禅心的无常、苦、无我时证得初道,其心也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入流道心。

对于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入流道心,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入流道心,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入流道心,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入流道心也是如此。所以,入流道心可以依五种禅那分为五种。

这种根据五禅那来分别道心的方法,既可以从禅修者修观所依的根本定来分,也可以从他所观照的所缘来分,这两种分法并没有矛盾。因为禅修者在修到高级观智时通常会先入定,例如白遍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再观照白遍第四禅禅心的无常、苦、无我,若他的观智成熟而证得初道,此时的道心就属于第五禅,因为他观照的是第五禅(论教法的第五禅等于经教法的第四禅)。在此,白遍第四禅既是他修观所依的根本定,也是他观照的所缘。

阿毗达摩的原则是尽可能把一切心都包罗进去。因此,入流道心依五种禅那分为五种。如果禅修者在观照无色定心时证得圣道圣果,也属于第五禅心。在圣典中,佛陀定义"正定"通 常只提及四种禅那,而没有提及无色定,那是因为四无色定在禅支上和色界第五禅是一样的,都 是舍和一境性。因此,依禅支分别,第五禅也包括四种无色定。

这121 心中对出世间心的分类法,也是依禅支分别的。如果禅修者在观照无色定心时证得圣道圣果,其道心即属于第五禅入流道心。对于一来道心、不来道心、阿拉汉道心,入流果心、一来果心、不来果心和阿拉汉果心也是这样,各别可分为五种。

八种出世间心的每一种心都可以分为五种,如此,出世间心一共有40种(8×5=40)。40出世间心 + 81世间心= 121。所以,不要看到一大堆数字就感到害怕,其实它们都是有规律的。

这是121心的分类法。心的分类法就讲到这里。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