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许涤新与潘汉年的交往 | 潘汉年在上海 | 共和国人物

9.6 许涤新与潘汉年的交往

方卓芬

涤新和潘汉年相识是在1938年的武汉。以后在重庆、上海、香港,都有接触。1949年,中央要在香港的潘汉年、夏衍、涤新一起到北京,商量参加接管上海的工作。从此,他们相处的日子就更多了。

涤新对潘汉年十分敬仰。1982年,党中央为潘汉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之时,他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写下了《战士"覆盆"二十七载--一纪念潘汉年同志》一文,以饱蘸感情之笔,写下了他们交往的全过程。涤新生前,曾多次向我称颂潘汉年的才能、品德,讲他看问题看得很远,革命经验丰富。1950年4月,中财委召开七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讨论解决当时的市场困难问题。当时涤新是上海市工商局长。潘汉年认为单单工商局长出席还不够,建议工商界代表也参加。后来中央同意了这一意见,上海由副市长盛丕华参加。这个会既解决了工商界困难,又扩大了工商界统一战线。涤新生前几次回忆往事时,十分称道潘汉年这一建议所起的作用。

还有一件事,也是涤新多次对我讲的。那是1954年3月,中央决定有计划地扩展公私合营,先对私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组织调查小组到工商业集中的上海进行调查。由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统战部、重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交通部、商业部等抽调200名干部参加。涤新和沙千里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当时涤新任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中财委成立第六办公室时,他任主任。调查组到上海调查了四五个月。回到北京后,潘汉年曾给涤新打过长途电话,说:"我有个意见,是不是留几家大厂,不要全部吃掉。无论从加工订货也好,对国际影响也好,留少数几家很必要。"涤新当时很为难地回答道:"这是中央已经决定了的。"潘汉年说:"那你向中央反映反映。"回想起来,潘汉年的意见很有道理。此后在总结企业合营的经验时,都感到我们搞企业合营走得太快了。潘汉年看问题很有远见。涤新对潘汉年当时的提醒和建议,一直念念不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讨论改革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形式时,涤新还讲到潘汉年的见解很有道理。

潘汉年关心朋友,关心同志。他对涤新的关心,我有切身体会。只举1952年涤新煤气中毒这件事。那是1952年的元旦,涤新因几天来十分疲劳,午饭后准备洗个澡。天气冷,他用木炭在浴室里生了个小炉子。谁知煤气中毒,昏倒在浴室地上。当时,杨叔铭来找涤新谈工作。我们在客厅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他出来,敲门没回声。我们急了。连忙设法把门撬开,并立即联系送华东医院。潘汉年知道后,十分焦急,急忙赶到我们住的宿舍来探望,问长问短,直到他知道涤新到医院后已经清醒过来,才放心地回去。

涤新对潘汉年有深厚的感情。1988年2月8日,涤新因肺癌离开了人间。2月9日,我的次子和女婿去北京医院收拾他的用品,从床头柜中捡出他写过的几页纸,字迹歪歪斜斜,有一页写着:《忆汉年》。我们辨认了好久才看清楚。他写道:"长期与魔鬼打交道,履如夷,志益坚,贡献可以比金石,谁料含冤27年。1988年2月在北京医院。"这是涤新怀念潘汉年的心声。涤新在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还在追思长期受冤屈的潘汉年,对潘汉年的功绩、贡献,表达了他无比崇敬的心情。

(马福龙、沈忆琴、李小苏整理)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潘汉年在上海 作者:黄祥豫
9.7 潘汉年和董慧 | 潘汉年在上海 | 共和国人物

9.7 潘汉年和董慧

赵先

初识潘汉年,是在抗战爆发前夕,当时他任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在冯雪峰陪同下,他和刘晓来到我的家里。他当时30多岁,已是久经战斗、革命经验丰富的人了。他那时从延安回来还不久,风尘仆仆,紫红色的脸,不象人们常说的"白面书生"的文化人,鼻梁上有几点浅浅的天花痕迹,中等身材,穿一套淡咖啡色的西装。潘、冯、刘和我爱人王尧山四人在我家相聚,主要是为商量工作的交接问题,哪些人和事由办事处管,哪些应划交上海地下党管,还有从狱中释放出来的同志,哪些可留在上海,哪些应介绍去延安或大后方等等。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健谈而活泼的人,没有一般老资格党员的那种严谨的神情。

1942年7月,中央指示上海领导机关撤退到新四军地区去。行前,刘晓对王尧山说:"小开(潘汉年别名)也要撤退,他那里的交通线很安全。"不久,约11月初,刘晓通知王尧山和我,晚饭后到南京路四川路一家旅馆集中。我们如约到旅馆后,刘晓已开了两个房间,不多一会,张本也拎了只皮箱来了。次日黎明,我们四人分乘两辆三轮车到广东路一家商号,店堂里不见有什么货物,象是做转手生意,上海人称之为"申庄"的地方。天未大亮,电灯还亮着,由两个商人模样的人招待我们,说小开就要来的。不一会潘从店堂后面出来,似乎住在商号里过夜的,穿着一身时髦而合身的西装,外加秋季大衣,派头很大,俨然是个洋派经理的样子。他胖了些,也老了些,已不是五年前的样子了。我惊奇他怎会改变得这样快,几乎使我难以辨认了。

谈话间,已经有人叫来了两辆出租汽车,直驶北火车站,大家的行李都交给送行的商人代办托运手续。另一个穿长衫的商人模样的人把我们引进餐室。早餐后,乘上二等车厢去镇江。二等车厢很整洁,除我们五人外,全都空着,座位间的小桌上还有插着鲜花的小花瓶。沿途经过大站时,有几个腰佩指挥刀的日本军官上上下下地短途乘车。这样阔绰的旅行,是我生平第一次,比起两个月前我和刘晓、刘长胜去南京时,挤在做单帮生意的人一起,给日本宪兵推推撞撞的情景,真有天壤之别。

车到镇江时,有穿西装和长衫的两个人到车站接我们。到金山饭店后,尧山颇有点紧张地告诉我,说那个穿西装的现在是镇江特工站负责人,他就是中央通报过的叛徒,他在一次做交通工作时被捕叛变,要我当心。到镇江的第二天,潘告诉大家,有个任伪方军官的人要请我们吃饭,刘晓对是否应邀,有些犹豫,面有难色。潘说:"某某等人对国民党是很恨的,他们在严刑下被迫叛变,也明知跟汪精卫走没有前途,想为共产党效力,取得党的宽大。我在某某前只说你们是上海商人,跟我到新四军去做生意的。"这样,刘晓就同意去吃饭,我们则看刘晓的脸色行事,一起去了。汉年为了劝大家去吃饭,费了不少口舌,他还怕刘晓会担心花钱,特别说明这次费用都由对方开支。当时他说服我们这些不习惯用特殊手段去做工作的人的神态,至今想来还是十分感人的。酒菜馆离金山饭店不远,当我们跟着潘到酒菜馆二楼时,这个伪军官已等候在那里,他身穿伪军装,态度拘谨。席间我充当的角色是王太太,张本是张小姐。谈话内容始终是我们到达镇江后第一天下午游览金山寺,以及饭后将要去的竹林寺,有关政局的问题一句也未涉及。饭后即由穿西装的特工人员带我们去了竹林寺。

第三天一早,我们乘上一只去仪征的机帆船,船上各色人等都有,也有几个年轻的伪军。从这些伪军的和气态度来猜想,他们是当时镇江特工站负责人派来的。下午,到了仪征县城,住在一个很简陋的客栈里。仪征在敌伪时期是很萧条的,街上行人稀少。次日天蒙蒙亮,这个特工人员改穿了中装短衫,带来几个青年挑夫,到客栈挑着行李,陪同我们离开客栈。到城门口,只见城门还紧闭着,特工人员和守门的伪军交涉后,开了城门让我们一行十几人(连几个挑夫在内)出城。刚走出几步,城墙上的伪军就高声喊叫"站住!"大家停下来,转身抬头看城墙上的伪军,潘对伪军大声喊道:"和你们上面讲过了,还不知道吗?混蛋!"经这一训,伪军只得放下端着的步枪,不响了。潘的这一喊话,确使人相信他的神通广大。大家继续在泥土公路上前进,走了十几华里,向着一条小岔路上走,走不多远,迎面一排小山岗,两个小男孩探出头来叫"站住,不准动!"我们都一齐停步,服从命令,只派一个人上去讲话。看着这两个威严而又认真得可笑的孩子,大家都会心地微笑。潘上去对小孩说:你们罗炳辉师长的客人到了。于是他们同意我们爬上小山岗,另外两个孩子奔向村庄报信去了。我们走向一眼就能看清的第一个村庄,休息以后,由乡长招待吃了午饭。饭后特工人员带着挑夫匆匆忙忙转回去了。

我们一行由乡长和两个农民挑着行李去找区公所。路上刘晓一直在和乡长谈话,我们紧跟着走。走着走着,我发现潘掉队了,在后面步履艰难的样子,我停下来等他,他说:"真糟!皮鞋把脚磨出了血泡。"于是我陪着他慢慢地走,凡有岔道的地方,尧山在等着,指引方向。到一个小镇,找到了区公所,已是夕阳西下了。区公所铁将军把门,吃了个闭门羹。乡长把我们带到一处小饭铺里,要我们第二天再去找区公所,他就带着两个农民告辞了。

小饭铺的主人给我们做了晚餐。饭后,主人夫妇把两张方桌向土灶一边靠拢,空出一块地方,弄来些稻草,铺在地上。我把这地铺分成两块,大些的给潘、刘、王睡,我和张本合睡一块小的。在昏暗的菜油灯光下,一只狗在方桌下监视着我们。潘打开他的被卷,淡绿色的绸被面特别显眼,稻草粘在被面上,他屈着双膝去拣被面上的稻草,一面讲:"糟糕!糟糕!"(这是他的口头禅,一路上他总是这样讲)我说:"谁叫你带这么漂亮的被子呢?"大家睡下后,潘欲吹灭油灯,这时桌下的狗吠起来。女主人把狗赶出去,狗还不服气地不断扒抓门板。潘叹着气,不由说了声:"糟糕。"

正当我们睡得香甜的时候,一只老母猪咕咕咕地走出来,啃着地上的稻草,在潘的头前粗声粗气地咕噜起来。"哪来的这只猪?真糟糕!"透过门缝的亮光,看到潘一面赶猪,一面坐了起来,他的狼狈相使我不禁格格地笑了起来。笑声刚停,我自己的难题也来了,原来晚上天气突然变冷,我只穿一件单旗袍,一条短裤,冷得受不了,只得坐在被窝里不起来。潘笑着对我说:"冷,是吗?"我不作声,心里在嘀咕,不是说一到边区就可换上军装的吗?现在进入边区已有几十里路了,却连一个穿军装的新四军战士还没遇到。潘从他的手提皮箱里拿出条薄呢的西装裤说:"穿这裤子吧!"我还扭扭捏捏地不肯穿,大家说:"穿吧!穿吧!在这乡下兴许人们还以为这是城里人的时兴打扮哩!"我无可奈何地穿了,裤脚太长,潘还弯腰帮着把裤脚卷些起来。这时,他真象是大哥一样。

我们在新四军二师淮南驻地步行了三天,吃饭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有天夜里说是有敌情,一连换了两处房子,没睡好,但谁也不觉得苦。我们先找到当时的仪征县委书记李代耕,他把我们送到淮南区党委,找到了党委书记刘顺元,然后到上海撤退干部集中的顾家圩子。省委负责同志刘长胜、张登(即沙文汉)、刘宁一和许多同志都跑来欢迎我们,祝贺我们撤退的胜利,热烈情景颇为激动人心。这是1942年11月6日。为什么我记得这样清楚呢?因为第二天是十月革命节,顾家圩子开了庆祝会,主持会议的是大王同志(学生方面的),开头用俄语叫了声同志们,然后庆祝斯大林格勒反攻的胜利。潘在顾家圩子住了一个时期。

1943年9月我第二次回淮南时,尧山调华中局组织部工作,驻大王庄。这是军直政治部的驻地,潘住在我们隔壁的房子里,有空的时候,总是听他讲山海经,他的山海经特多,听来使人入神。

有一天,潘汉年的交通员从上海带来一位女同志,她身体结实而丰满,中等个子,相貌一般,穿天蓝色布旗袍,与潘隔张小桌面对面坐着,用广东话交谈。华中局组织部长曹山以为是老潘的部下来了,要我派个通讯员送她到招待所去住宿,我说慢慢看情况再说吧,老潘不是已和原配夫人离婚了吗?后来才知道,她就是董慧,在老潘处住了半个月,天天学习整风文件。那时干部们都各有一块自己开垦出来的自留地,种出来的蔬菜交给伙房,这叫作生产自给。降霜期到了,董慧抢着收菜,翻晒后送到伙房去加工(这是冬季的主菜),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董慧是香港名门之女,其父董仲维是香港总商会会长,著名实业家。董慧1918年出生,1937年从广州去北京报考大学,适遇七七事变,充满抗战热情的董慧,不愿进大学而宁愿投奔延安。在延安马列学院,她曾听过潘汉年的报告。1939年董慧被派往香港,在潘汉年的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董慧对潘汉年既尊敬又崇拜,潘也暗暗地爱上了比自己小12岁的董慧。在了解了潘在婚姻与感情中的不幸与苦闷后,同情与爱慕使他俩结合了。但时间长了,董慧对这非正常的关系感到无法忍受,潘汉年自己也很尴尬。如今,这一烦恼的解决,出于他俩的意料,真是天作之合啊!

董慧要回上海去了,潘亲自送她直到仪扬边区,眼看着交通员带董慧跨过了封锁线,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军部。当他独处寒室,情思董慧时,作《寒风曲》一首,诗云:"寒风吹晓月,大道锁青霜。马蹄声声得,方寸益惶惶。此别伤心处,无言泪几行。"

我和董慧做了半个多月的邻居,深感她朴实厚道、思想单纯、心地善良、劳动积极、作风正派。

潘汉年继续留在华中局任情报部长,主要负责上海、江苏敌占区的情报工作,战绩累累。他在参加华中局甄别委员会工作时,帮助弄清了不少案件,特别是扬帆被康生诬陷为大特务头子一案,也是在他的过问下平反的。这期间,他也受到挫折,在黄花塘事件中,饶漱石整陈毅,潘对此不满,在高级干部中为陈呜不平,这样他自己也被整成"小广播"、"自由主义"。我很为他担心,心想老潘就是心直口快,讲话不择对象,要知道自己人中,也有人爱搞小动作的哟!

1946年8月2日,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全面内战已不可避免,周恩来安排潘汉年和夏衍撤离上海,于是潘、夏和董慧同乘一架飞机抵达香港。

此时的香港表面上是一个自由港,但各情报机构密布,情况十分复杂。潘汉年有董慧为他所作的社会掩护和经济援助,使他在香港的活动十分活跃和顺利。家务均由董慧操持,如买菜和下山挑水等。董慧的父亲明知女儿和潘的关系已非一般,但没有正式结婚,这在香港上层社会人士眼里是很丢面子的。于是在她父亲的主持下,潘、董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时年董慧已29岁。

潘汉年在香港一手抓情报,一手抓统战,他在香港工商界和已解放的城市如烟台、大连、天津的通航贸易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党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后,大批民主党派领导人,工商、文化界人士,还有起义的国民党军长、西北军的代表,至少在350人以上,都要从大陆各地转道香港,再租船把他们送往青岛、塘沽等地。此事历时一年多,潘汉年在港英当局警戒森严,国民党特务云集的困难情况下,没有一次失误。在政治上为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用他的老搭档夏衍同志的话说:"潘汉年在香港,两年做了四五年的工作。"

淮海战役尚未结束,中央就决定由陈毅担任未来的上海市市长。1949年5月11日晚,周恩来在北平约见潘汉年,他说:"中央决定你担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分管政法、统战工作,你要当好陈毅同志的助手,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中国这个第一大城市能够正常运转下去。"1949年5月23日,潘汉年抵达中共中央华东局驻扎地丹阳,在这里,集中了一支数以千计的干部队伍,他们正紧张地做着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

次日,潘汉年被通知去陈毅处开会,他换上了刚发给他的一套新军装,又将一支新手枪挂在腰间,这虽给他增添了几分军人的威武,但文人气质却并无多少改变。陈毅在会上重申了各项入城纪律和规定,并宣布接管方面的具体事情一律听潘副市长的指示。

解放后,作为一个管理大上海的常务副市长,潘汉年更是日理万机。当时,潘汉年和刘长胜(市委副书记)合住在丁香花园的一幢大房子里。晚饭后,大家都在大院里散步聊天,每到晚上和休假日,潘副市长家经常是高朋满座,好友如云,他们多数是工商界、文艺界、民主人士中的老熟人、老朋友,有些是较亲近的部下。从大家毫无顾虑的高谈阔论中,他得到了送上门来的许多信息,也借此联系了群众。人们觉得他谈吐自然,没有官架子,仍是从前的老潘,但大家感到不足的是丁香花园的门不好进,大门口有传达室,找人先要在登记簿上登记,然后打电话通知,因为潘汉年是一级保卫对象。

大概是出于"不方便"的原因吧,1952年,潘汉年搬到康平路居住,我去看他,只要按一下门铃,就被人领进潘的会客室。这时,常常仍有客人围着潘谈天说地,他见到我,站起来问;"有事么?"我点点头,不一会客人们就知趣地走了。我向他反映妇女问题,他仔细地听,没有丝毫首长的架势,那亲切的语言至今记忆犹新。如宣传新婚姻法,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包工头、恶霸、流氓都有大小老婆,有的甚至有好几个。有些女工,不但被霸占了,还要把工钱全交给霸头,她们没有人身自由,新婚姻法的宣传对她们也"不起作用"。潘汉年说:"这些流氓、恶霸都是社会渣滓,只有通过社会镇反,才能把他们铲除掉。"果然不久便开始了社会镇反,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妇女纷纷起来揭发、控诉,人民政府把她们从火坑里救了出来。

在"五反"时为了避开职工和资方的正面冲突,集中了有代表性的大户303户,在和平饭店交待"五毒"。市妇联重点抓了303户的家属工作,要她们帮助丈夫过好"五反"这一关。对此我向潘汉年作了汇报。潘听了大为赞赏,他说:"正合我意,要不,白天斗,夜里回到家里也挨斗,谁能吃得消?这是要出人命的。"潘自己以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的身份,带着一批干部整天泡在和平饭店里,"五反"结束时,303户都被鉴定为守法户或基本守法户,他们皆大欢喜。

潘汉年对上海的过去和现在太了解太熟悉了,所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做报告谈问题也使人感到贴切。他经常衣冠楚楚,身着西装,举止潇洒,为此"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开始时,我真为他担忧。

市级机关的"三反"开始了,市领导都必须"洗澡"、"下楼"才能轻装上阵。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潘汉年身穿毕挺的人民装,坐在第一排,不断地抽着三五牌香烟。我心想糟了,要是潘"下不了楼",接踵而来的运动将由谁来领导?轮到潘汉年"交待"了,他笑眯眯地说:"官僚主义在我身上是严重的,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也就是官僚主义。至于贪污浪费嘛,我无帐可算,因为我从来也没有领过工资,也不管经费开支。我到市政府办公,公务员叫我去吃饭,我就去吃。我的吃、住、行都是公家包了。至于我穿的一身衣服、鞋袜,抽的三五牌香烟,都是我老婆从她家里弄来的,我也没问过这些东西值多少钱。"就这样,这位市委第三书记轻轻松松地"下了楼"。因为大家都知道,董慧是香港银行家的女儿,从1939年调到上海情报系统工作后,就在她父亲设在上海的分行里当职员,党的大量活动经费,都是以董慧的名义,在银行里立的帐户,并由她担保,需要时可以随时支取。在这方面,她是有特殊贡献的。解放后,董慧一直在市委统战部工作,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做着各种具体而琐碎的事情,从不居功自傲,也不以副市长夫人的身份突出自己,是个朴朴实实的人。她也是市妇联的常委,每当常委讨论时,她常常是首先发言,与别人有不同意见时,她从不在会上和人争论,而是会后个别向我提出意见,她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有人认为副市长夫人的话"有来头"。

1955年3月下旬,那天是中苏友好大厦建馆纪念日,上午9时许,潘汉年到会剪彩后,我和他一起步入展馆大厅,他对我说,今天下午他就要去北京开会。可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诀别。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潘汉年在上海 作者:黄祥豫
附录:潘汉年生平大事年表 | 潘汉年在上海 | 共和国人物

附录:潘汉年生平大事年表

陶柏康 李小苏 谢黎萍 黄金平

1906年

1月12日(农历了已年12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今宜兴市)陆林(今陆平)村。

1912年(6岁)至1921年(15岁)

先后在本村初级小学官林镇宜兴县立第三高级小学、宜兴彭城中学、常州延陵公学读书。

1922年(16岁)

春。因贫退学,返宜兴。在宜兴县城励进社小学代课。开始广泛阅读上海出版的报刊。参加编辑《宜兴评论》。

1923年(17岁)

在励进社小学任教。和进步师生一起参加反对腐败的县教育局长周聘高的斗争。

10月12日,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发表《打破小学教科书之我见》。同日,在《民国日报·觉悟》副刊发表新诗《不敢》。

1924年(18岁)

春。应聘到宜兴和桥镇养初小学任教。

秋。到无锡唐文治先生创办的国学专修馆学习。

1925年(19岁)

春。到上海,进中华国语专科学校读书。不久,进中华书局当校对员,并协助编辑(小朋友》周刊。

秋冬之际,受五卅运动影响,积极投入社会政治活动,由陈铁庵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由阮仲一、王弼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20岁)

3月1日,正式加入创造社出版部,担任编辑、发行工作。被称为"创造社小伙计"。4月26日,创办《A11》周刊,任主编。6月12日,主编出版《幻洲》周刊。10月1日,与叶灵凤合编《幻洲》半月刊。

1927年(21岁)

2月,应郭沫若、李一氓邀请,前往南昌,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办的《革命军日报》总编辑。

4月下旬,在武汉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纂股长。

7月,随郭沫若到九江参加张发奎部工作。月底奉命撤回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文化斗争。9月,与叶灵凤继续合作恢复编辑出版《幻洲》半月刊。10月,参与编辑张秋人主持的秘密刊物《工人》。

1928年(22岁)

1月1日,与叶灵凤合编《现代小说》创刊。4月1日,创办《战线》周刊,任主编。5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文化工作党团(或称文化党组,后划归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书记。

1929年(23岁)

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设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担任第一任"文委"书记。

10月,在北四川路公啡咖啡馆召开党与非党文学界人士座谈会,传达中央对"革命文学"论争的意见,并成立"左联"筹备组织。

1930年(24岁)

2月中,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被选为执行委员,并任党组书记。

3月2日,出席在中华艺大召开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任左联党团书记。

5月7日,陪李立三在爵禄饭店会见鲁迅。

5月20日,出席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大会,并代表"文委"讲话。

夏。艺术剧社、南国剧社等先后被查封。主持召开戏剧界会议,研究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的前途问题,决定重新组织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称左翼戏剧家联盟)。

8月15日,社联和左联联合主办的《文化斗争》创刊,任主编。

秋。调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日报》,担任上海地区总采访。

10月,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文总)在上海成立,任党团书记。

冬。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分管文化出版工作。

1931年(25岁)

春。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

5月,调中央特科工作,任情报科科长。6月,任中共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委员。至1933年5月,一直担任中央保卫工作。

6、7月间,通过情报关系获知向忠发被捕,即向中央报告,采取安全措施,以后又设法获得向忠发口供,证实向已叛变。

1932年(26岁)

2、3月间,参与组织粉碎国民党特务机关策划的"伍豪事件"的阴谋。

1933年(27岁)

夏。奉命撤离上海进入中央苏区:担任苏区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六届五中全会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0月,受命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中国工农红军,和国民党十九路军代表谈判。后任中共驻十九路军常驻代表。11月,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代表中共与福建人民政府签订抗日停战四条协定。

1934年(28岁)

1月24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6月,任赣南省委宣传部长。

10月,奉命与何长工一起代表红军与国民党广东陈济棠的粤军谈判,达成5项协议,为后来红军长征创造有利条件。

10月,参加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部长。

1935年(29岁)

2、3月间,遵义会议后,奉命离开红军前往上海,设法恢复白区工作以及打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8月,与陈云在上海会合,并先后乘船离沪,经海参崴转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遵义会议和长征初期的情况。10月,在莫斯科列席少共国际代表会议。

1936年(30岁)

1月13日,奉命在莫斯科会见国民党政府驻苏武官邓文仪。

2月,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回国参加国共谈判联络工作。

4月,和胡愈之一起离开莫斯科回国。

5月,在香港广泛接触救国会在港成员陶行知、邹韬奋、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旧情报系统人员梅龚彬、胡鄂公、钱铁如以及友好柯麟、叶挺等。并说服在香港的邹韬奋、陶行知,由胡愈之起草告全国同胞这样的文件,后来由邹韬奋去上海,要沈钧儒、章乃器签名,即有名的章乃器、沈钧儒、陶行知、邹韬奋四人的《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同时派人去上海打听地下党情况。一面写信给陈果夫望其派代表来港会晤。

7月上旬,在香港会见国民党陈果夫、陈立夫派去的联络代表张冲。不久,与张冲一起经上海到南京,与国民党代表曾养甫会面。

7月中旬,由宁抵沪,与冯雪峰会面,共同研究赴陕方案。在沪西一豪华饭店与张学良会面。

7月中、下旬,在沪会见宋庆龄、沈钧儒等,向他们介绍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与赞同。

8月8日,由上海经西安到达陕北保安。10日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汇报在莫斯科、香港、南京与国民党谈判联络的情况。随后奉命到西安与张学良会面。

9月24日,携带《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书》、《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即八项条件),毛泽东致宋庆龄信,毛泽东致章、陶、沈、邹信,以及周恩来致陈果夫、陈立夫的信,离开保安,经西安、南京前往上海。

10月14日,经中共中央正式任命为中共谈判代表。

10月上、中旬,从西安到达上海,任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会见宋庆龄、沈钧儒等。面交毛泽东致宋庆龄,致章乃器、陶行知、沈钧儒、邹韬奋的信,向他们转达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与他们建立经常性联系。

10月19日、得悉鲁迅病逝消息后,随即向中共中央报告,根据中央指示组织葬礼活动。

11月10日,在上海沧州饭店和陈立夫举行会谈。

11月12日将与国民党谈判情况电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21日并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11月23日晚,国民党下令逮捕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邹韬奋,史良。潘汉年积极发动营救"七君子"运动。

12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向到上海询间西安事变内幕的张冲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赴南京与宋美龄、宋子文会面,向他们陈述中共和张、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向。同时建议,请与蒋介石、张学良关系均很好的澳籍顾问端纳陪同他们前往西安。

1937年(31岁)

1、2月间,为解决西安事变善后问题,奔走于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继续执行中共谈判代表的使命。

春。王稼祥、贺诚候船赴苏联治病,亲自布置安全保卫工作。其间,还亲自将方志敏设法从狱中带出的文章、诗词拍摄成胶卷呈交党中央,原件交冯雪峰保存。

3月下旬,陪同周恩来到杭州和蒋介石会谈。

7月7日,陪同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到中国饭店与刘晓会面,倾听周恩来有关上海地下党的工作与上层统战工作的指示。

7月吕日,安排周恩来与上层民主人士、文化界党员干部见面。

8月2日,与夏衍一起看望自日本返沪的郭沫若。并向郭介绍上海救亡运动情况,决定由夏衍当郭的助手。并帮助郭沫若、夏衍和国民党联合创办《救亡日报》,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

8月底,出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以下简称"八办")主任。

9月25日,决定由一批爱国革命青年组成战地服务队到国民党部队工作,并由夏衍、杜国库、钱亦石负责。

10月28日,以"八办"名义,致函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席杜月笙,指出:八路军团军费限制、缺乏防毒设备,极望后方同胞捐助。后杜月笙捐献了1000只从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

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向各界知名人士阐述在日军占领上海形势下,为保存革命力量,希望他们撤离上海。并妥善安排宋庆龄、何香凝等一批著名人士撤离上海。

12月10日,和夏衍同船撤离上海到香港。

1938年(32岁)

2月,在武汉中共长江局汇报工作。旋即返香港,与廖承志一起主持八路军、新四军驻港办事处领导工作,继续开展统战工作,同时仍领导一部分秘密工作。

9月29日至11月6日,以地区负责人身份参加中共六届六中(扩大)全会。会后,留中央社会部工作。

1939年(33岁)

4月涸眼疾,去香港治疗,并负责了解敌后的情报工作。行前和社会部领导一起研究敌后情报工作问题,并就争取、分化汉奸李士群等取得一致意见。

9月下旬,由香港抵达上海,建立上海情报工作班子,先后建立与延安、香港、重庆等地联络的电台。

10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主持第一线情报工作。根据中社部决定,负责组建华南情报局,并统一领导港、澳、穗等地的情报工作。

1940年(34岁)

往返于香港和上海两地,组织指挥上海与华南敌后地区的情报工作。

1941年(33岁)

2、3月间,通过秘密交通线,将从皖南事变后突围出来的一批重要干部转移到苏北新四军根据地。

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向中央提供了"苏德战争一触即发"的战略情报,以及日军准备南进的情报。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工作重心移至上海。并在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取得合法身份,继续开展情报工作。-

根据中央和南方局指示,与各方面配合,在日军严密封锁中,疏散在港的各方面人士800多名,其中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

1942年(36岁)

4月,会见李士群。李士群提供了敌伪即将对苏北根据地进行"扫荡"的有关军事计划。

1943年(37岁)

春,华中局情报委员会成立,任书记。华中局情报部成立,任华中局情报部部长,继续领导上海、南京等敌后地区的情报工作。

4月,奉命前往敌占区了解敌伪"扫荡"、"清乡"计划。在南京被李士群、胡均鹤挟持与汪精卫会面。随后即返回淮南根据地。

参加华中局整风运动,并向干部作整风辅导报告。对扬帆受诬一案,参加审查,实事求是纠正错案。

1945年(39岁)

2月14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

4月,在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会议。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的表扬和接见。会后留在延安,仍在中央社会部工作。'

1946年(40岁)

3月,离沈阳到北平。旋即奉命到南京参加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工作。

7月,陶行知逝世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对正在上海的许多进步人士一一进行了解,并给以多方面的关心与照顾。

9月,根据周恩来指示,与夏衍一起离上海到香港,在港主持统一战线及隐蔽战线工作。

1947年(41岁)

1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南京局所属香港分局,被任命为香港分局成员。

1948年(42岁)

5月,就即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一事,和各反美反蒋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知名人士交换意见。

联系和组织港商同大连、烟台等解放区沿海城市进行贸易往来,为解放区提供紧缺物资。

年底,在港获悉上海李白电台被国民党破坏,电告上海情报负责人刘人寿及部分情报干部撤往香港。

有计划地组织良主党派领导人和各无党派知名人士从上海等地转往香港,然后由香港通过海上通道转移到解放区,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做准备。先后共组织20多批,约350人,历时一年,没有一次失误。

1949年(43岁)

春。参与策动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上海海关两系统的起义。参与组织国民党中央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公司在港机构和人员的起义。

4月,应中央电召,与夏衍、许涤新同船离香港前往北平,接受接管上海的任务。

5月11日,受周恩来接见,谈上海接管工作。被告知即将担任解放后上海市副市长职务。5月12日,受毛泽东接见。当晚又出席周恩来召集的会议,讨论上海工作。

5月16日,离开北平。

5月23日,到达丹阳向中共中央华东局报到,参与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

5月27日,上海全市解放。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任上海市副市长。陪同陈毅市长接收上海旧政府。5月31日被任命兼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秘书长。"

在此前后,党内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社会部部长、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社会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书记等。

9月30日,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50年(44岁)

1月,中共中央决定华东局与上海市委领导机构分开。任市委常委。

1月2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当选为委员。

1951年-一1953年

工作基本上没有变动,负责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并分管政法工作。

10月16日--24日,在上海市第二届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副市长,市协商会议第一副主席。

11月,任市委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951年5月兼任市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1954年(48岁)

春。华东局撤销,上海市委改组,任第三书记。

8月16日--21日,出席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月1日,赴北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5年(49岁)

4月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期间,通过陈毅,以书面报告形式主动向中央谈了自己12年前在李士群、胡均鹤挟持下会见汪精卫的经过,并说明自己长时间没有向组织上说清楚的原因。经毛泽东批示,被以"反革命"罪名逮捕,关押在北京北郊功德林公安部看守所。4月17日,上海各大报刊公布潘汉年被捕消息。

1960年(54岁)

3月15日,被转移到昌平县秦城监狱关押。

1963年(57岁)

1月9日,被最高人民法院以"内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月13日,被"假释交公安部管制",并与董慧一起到北京南郊团河劳改农场居住。

1967年(61岁)

3月,根据"中央文革"命令被重新收监审查,从团河农场转口秦城监狱关押。7月,患病住院,被怀疑为身患癌症,在医院住了两个月,仍回监狱。

1970年(64岁)

7月,根据"专案组"的建议,经中共中央批推,被重新加重处理:"永远开除党籍,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75年(69岁)

5月,与董慧一起被遣送到湖南茶陵县洣江茶场安置,作为"特殊犯人"接受管制。

1976年(70岁)

冬。多种疾病发作,住进茶陵县茶场医院治疗。

1977年(71岁)

3月24日,获准转到长沙湖南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

4月14日,因多种疾病迸发,医治无效,于晚上19点45分逝世。17日遗体火化,骨灰埋放在长沙市金盆岭火葬场墓地。

1979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委托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刘晓收集潘汉年材料,以查清问题。

1980年

11月3日,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讨论《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稿)时,廖承志与刘晓率先提出,潘汉年问题是个冤案,要求中央对潘汉年一案重新审查。

1981年

3月1日,陈云致信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我提议中央对潘汉年一案正式予以复查。"

3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复查潘汉年案件。

1982年

8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宣布撤销党内对潘汉年同志的原审查结论;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党籍;追认潘汉年同志的历史功绩,公开为他恢复名誉。

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撤销原判,宣告潘汉年无罪。

中共上海市委决定成立以王尧山为组长的潘汉年案件落实政策清理小组,对受潘汉年案件牵连的同志作全面复查平反工作。

1983年

4月1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潘汉年和夫人董慧的骨灰从湖南长沙移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潘汉年在上海 作者:黄祥豫
9.8 敦厚长者"胡越明" | 潘汉年在上海 | 共和国人物

9.8 敦厚长者"胡越明"

叶凡

抗日战争期间,我家住在上海英租界的一处弄堂房子里。我的一个同班同学在她母亲逝世后不容于姐夫,得到我的同情,住进我家的一个只有6平方米的非常简陋的亭子间。她就在这里开党小组会、支部会后来,她介绍我入了党。我家周围环境很简单、安全。党的领导同志也常来这里碰头、谈工作。这里先后掩蔽过5个女共产党员;油印过党的秘密文件。后来,区委书记竟把上海地下党的领导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同志也带到这里。1942年夏初的某日,刘晓同志带了一位年龄与他相仿的领导同志来到这里。这位同志非常和蔼,戴了一副金丝边眼镜,一派斯文。一进房间,他就对我说:"我们年纪比你大得多,不能说是你的同学,你就说我是到你们学校向女学生推销丝袜时认识你的,到你家来是为了请你帮我推销丝袜。他(指刘晓)是我带来的。我的名字是这个,电话号码是这个。你遇到什么问题时,可以打电话找我。"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名片,用自来水笔在上面写了些什么就递给我。我一看,铅印的名字是"胡越明",手写的是10789五个数字,写得潇洒流畅,我至今还记得。另外还印着什么头衔之类的,我没有注意。刘晓同志说:"我们在这里谈话时,你不要躲出去,免得你家里的人感到奇怪,为什么客人关起门来,主人家却要躲在外面。但是,你不要听我们的谈话。"

其实,我哥哥上学去了,母亲出去搓麻将了,别的人根本不管我的事。我的同学们来来往往,他们也都看惯了,不会觉得奇怪。我是入党才一年多的在基层工作的女学生,对党内领导同志敬若神明,所以就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看书,把思想集中在书本上,没有听他们的谈话,连茶水也忘了奉上。

他们走后,我看着名片想着:这名字当然是假的,胡,胡说八道吆,越胡说越明白;铅印的,还不知是怎么搞来的。电话--我想当然更是假的,刚才现写的;本来是7、8、9、10,假装是外滩一带的1字打头的,成了10、7、8、9。这样一想就记牢了。别的字,反正不是丝袜商人,不记它。"这是怕我听错了,或是听一遍记不住,才给我看的。"于是我就烧掉名片,冲掉纸灰。

之后,我才知道潘汉年真的用过这个名字。名片是他自己的,电话也是真的。原来这是留给我的一个护身符。

当时,我家生活是靠父亲从重庆汇款来维持的。有时,款不能按时汇到,就靠典当度日。1942年夏季,我到新闸路底的一户人家当家庭教师,挣些钱来供我自己活动和学习之用。为了省下车费,常是步行而去;只在因故迟出门时,才坐电车。我舍不得花钱乘头等车厢,总是坐三等车厢。

有一天,刚走进三等车厢,就猛然看见"丝袜商人"坐在通往头等车厢的小门旁。他穿着一身漂亮的白西装,戴着一顶高雅的白草帽。我着实吃了一惊。他却坦然一笑,点点头算是对我招呼,我也赶快点一下头就坐下,不敢走过去和他说话。再一看,车厢里稀稀拉拉坐了几个普通市民,才定下心来。过了两三站,他先下车,仍是微微一笑,点点头,算是道别。我一看,没有发现什么人跟着下车。

一次,潘汉年与刘晓在我家碰头时,潘提前来了几分钟,他问我:"我好几次看见大热天你在马路上走,是到哪里去?为什么不坐车?"对党内领导同志,我当然说实话。那时候,共产党员口袋里没有多少钱,也用不着难为情。他听后仍是微微一笑,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我却在想:他也常在这条路上坐电车?也坐三等车?为了省钱?那为什么穿那种西装?是在甩掉什么尾巴?解放以后才知道,潘说过,认识他的人一般不会坐三等车,他有时坐三等车,既省钱又安全。

到苏北解放区听了学习班里关于保密工作报告时,才知道"胡越明"原来是领导隐蔽战线工作的潘汉年同志。别人在议论他的"神通广大"、"神出鬼没",我却总觉得他与想像中做地下工作的人不易联系起来。我只觉得他待人宽厚,一片祥和。那微微一笑、点点头,总是让人心里充满了温暖。尤其是1946年8月那次,在老蔡的书房里与我单独谈话时,是那么恳切、关心。他批准我去和莫洛一同工作,和莫洛结婚;交代了在那里长期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方法;决定我的组织关系留在上海,由"大姑"和我联系。因为她有公开身份,容易找到。潘肯定了莫洛的人品,说他是个好同志,分析了莫洛与我经历不同,个性不同,嘱咐我要与他互让、互谅。他的话使我满心感激,不知说什么才好。最后,潘说:"去吧!好好干吧!"仍是微微一笑,点点头。那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

1949年底以后,我和莫洛转业到财贸部门、工业部门工作。经过1955年的风波,历次的大规模政治运动、尤其是那十年浩劫,我们都受到了歧视、排挤和打击。但却始终保持自由之身,还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己所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四人帮"倒台之后,我逐渐与一些多年不通音讯的老同志见面了。要互相诉说的话是讲不完的。1979年11月,我终于能在吴康和刘人寿两位同志面前说出那么多年郁积在心里的那句话:"我不相信潘汉年是什么敌人、特务!"我相信这是当时许多老同志的共同心声!

冤屈终于得到昭雪,但是人却早已不在了。

有人引用过"大雪压青松"的诗句。我却想:大雪何其多!其实不必等到雪化,人家也看得出那青松的高洁。那静谧的雪景岂非比那尘红陌紫、柳绿桃艳的春光更美,更能表达那难以言传的意境吗?"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潘汉年在上海 作者:黄祥豫
《潘汉年在上海》编辑说明 | 潘汉年在上海 | 共和国人物

《潘汉年在上海》编辑说明


一、潘汉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对党的文化工作、统战工作、 特别是对敌隐蔽斗争工作,作出过重大贡献。解放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 上海市副市长。1996年是他诞辰90周年。为反映潘汉年一生的品格、才干、风范和 功绩,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学习他,研究他,我们编纂了本书。

二、本书的编纂是在原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胡立教的具体指导、督促下进行 的,得到国家安全部的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老同 志伍修权、陆定一、黄华、罗青长、童小鹏、于伶热情地为本书题了词。不少领导 和老同志还专门为本书撰写了文章。对此,谨致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本书严格遵循"存真求实"的原则,编纂过程中曾查阅、核对有关档案材 料,访问了不少老同志,力求做到全面、准确。本书还以中共中央关于为潘汉年同 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为准绳,努力体现通知精神,完整地再现潘汉年的形 象。

四、潘汉年一生的主要活动阵地在上海,但他的踪迹也涉及香港、延安、淮南 等地,本书以反映他在上海的活动为主,也适当反映他在其他地方有关联的活动。

五、本书以收录老同志的回忆录为主,兼收少量研究人员、作家的专题文章以 及潘汉年本人的文献等,根据潘汉年生平活动的轨迹分成9个部分,以冀对潘汉年的 活动有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映。

六、本书收录的回忆录,其中有一部分曾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过,在收录本书时, 作者作了某些增补、修订;但有些老同志已去世,他们的文章由编者作了必要的删 节或修订。回忆录中有些内容不同侧面的交叉或技节问题上的不同说法,仍保留原 样,希望读者谅解。

七、在本书编纂过程中,国家安全部谢建华、当代中国研究所程中原、中共江 苏省宜兴市党史办等曾给予大力帮助;上海档案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大" 纪念馆为本书提洪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谨表衷心感谢。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潘汉年在上海 作者:黄祥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