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预备势之开立步两脚站立应多宽-赵剑锋

太极拳预备势之开立步两脚站立应多宽-赵剑锋

太极拳预备势之开立步两脚站立应多宽-赵剑锋

    奚桂忠先生把在《》专刊上连载五年的《传统杨式拳架与拳理的探讨》系列文章结集出版,书名为《杨式学练释疑》。该书开卷第一篇为《预备势时如何理解"与肩同宽"?》。奚先生谈到,"预备势做开立步时,大多数传统杨式的前辈、拳师和书刊均要求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对此,他作了研究发现"人们对'肩'字存在两种理解,出现了两种练法:一种是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另一种是两脚食趾与两肩井穴同宽。"并对这两种练法作了如下分析:"1、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的练法,存在以下4个不利因素:(1)由于两脚食趾距离大于两髋关节的间距,两腿略呈八字形撑住身躯,影响膝和胯等肢体的自然放松;(2)重心偏重于两脚掌内侧,甚至两脚掌外侧掀起,全脚不贴地踏实,减弱了由脚而腿的劲力;(3)重心不能平均地落在两脚涌泉穴部位,不利于身体平衡;(4)当起势两手上蚴保蛄浇啪嗬虢峡恚山哦鹊木⒘Γ流殴亟诓至Χ蚓⒓跣 、当两脚食趾距离与肩井穴同宽,则肩井穴、髋关节涌泉穴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于人体中心线,身体重量自然沿着骨架往下,沿大腿、小腿平均地分布到两全脚掌,人体器官处于平衡状态,利于全身松静、稳定和舒适;同时,为做好下一个动作(起势)开了个好头,即两臂前举上蚴保⒘Σ换峒跞酰膊换岱稚ⅰ!币虼耍上壬贸鼋崧郏骸傲吩け甘剖保浇庞咳ǖ木嗬胍擞肓郊缇ㄍ怼薄/div>
   
    刚阅读此文,我很为奚先生的严谨治学与细腻的研究方法而喝彩,但仔细研读之下,我却发现这当中一些观点与分析尚欠妥当,不敢苟同,故在此提出来与奚先生商榷。
   
    首先是奚先生提到的"食趾"一词。何为食趾?本人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及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均查不到"食趾"一词,再查《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等医学专业书籍也查不到"食趾"一词的存在。那么,奚先生的"食趾"究竟是指什么呢?依其文意,他的"食趾"大概是指脚的第二趾,这可能不是奚先生所造。一些人以为人的五个手指分别称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便想当然的把人的五个脚趾也分别叫做拇趾、食趾、中趾、无名趾和小趾。其实这是错的,正确的叫法应该是:足大趾、第二趾、第三趾、第四趾和第五趾(足小趾)。作为学术性的文章,却不能以讹传讹。
   
    其次,奚先生分析"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的练法"存在4个不利因素也是十分牵强的,一些表述甚至是错误的。略有生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人只要处于直立状态,下肢的肌肉便会产生一定的肌张力,下肢各关节也会产生一定紧张度,如何放松,特别是要做到太极拳所要求的"松",则是一个训练与养成的问题,不是因"两脚食趾距离大于两髋关节的间距,两腿略呈八字形撑住身躯"便影响膝和胯等肢体的自然放松的。正好相反,由于两脚站立宽于髋关节,两脚的支点与骶髂关节连线的中点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有利于肢体的平衡与自然放松。因此,国家原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下学生队列练习中稍息的动作必须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使身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与平衡的姿势,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身姿,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所以,两脚站立与肩同宽或宽于肩是不会影响膝和胯等肢体的自然放松的。

    奚先生认为两脚第二趾与肩膀外侧同宽会使"重心偏重于两脚掌内侧",这里提到了一个"重心"问题。我们知道,当人体直立时,其身体的重心位置是在接近身体中央的矢状面内(偏向右),与第三骶椎上缘平齐,并位于其前方7厘米处。也就是说,人体直立时,重心的位置不在脚掌上,能落在脚掌的只能是重心的垂直投影点。而当人体处于直立状态时,重心的垂直投影点只能落在两脚掌的内侧,不管是两脚并立的或是开立的,都是这样,除非是立身不中正,重心的垂直投影点才会落在一脚的脚掌其它位置上。因此,身体直立时,两脚开立的程度并不影响或是改变重心的垂直投影点的位置。至于,奚先生所提到的"甚至两脚掌外侧掀起,全脚不贴地踏实,减弱了由脚而腿的劲力"的观点也是十分牵强的。练过的人都知道,行拳中两脚掌外侧是否掀起,也就是出现太极拳所谓的"喝风"毛病是与练习者的水平与有关系的,初学者往往容易出现"喝风"毛病,但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功夫的增进,是完全能够避免的。如果说"喝风"仅与两脚站立与肩膀同宽或宽于肩膀有关,那么,太极拳中恐怕会有好多动作需要作修改,至于马步动作更是万万不能做了。

    奚先生认为两脚第二趾与肩膀外侧同宽会使"重心不能平均地落在两脚涌泉穴部位,不利于身体平衡"。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重心"问题。人体的重心只有一点,是不能把它平均分配的,能平均地落在两脚涌泉穴部位的只能是人体的重量。而身体的重量能否平均的落在两脚的涌泉穴位置上,应该说是与两脚开立是否与肩膀同宽或宽于肩膀没有关系的。直接影响身体重量平均落在两脚涌泉穴位置的是身体的姿势。这一点,凡是略懂体育或是练过太极拳的人都会明白,也就不用我细说了。所以,奚先生的这一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奚先生认为两脚第二趾与肩膀外侧同宽会使得"当起势两手上蚴保蛄浇啪嗬虢峡恚山哦鹊木⒘Γ流殴亟诓至Χ蚓⒓跣 薄T谵上壬蠢矗灰浇耪玖⒖矶炔豢碛诩绨颍敲戴殴亟诰筒换岫杂山哦鹊木⒘Σ至ΑF涫担馐且恢执砦蟮娜鲜丁H说镊殴亟谝蚱涮厥獾慕馄式峁梗纳砉δ鼙阍谟谀芄环纸饫醋愿鞣降氖芰Γ獍ㄉ硖灞旧淼闹亓τ氲孛嫠姆醋饔昧ΑR桓鎏逯匚0公斤的人,跳远达到7米时,他起跳的瞬间对踏跳板所施加的冲击力竟高达700公斤,同样,地面也对踏跳腿产生了700公斤的反作用力,如果没有髋关节及脊柱的分解与缓冲,真难以想象这个反作用力对人脑会造成什么样的损伤程度。可以这么说,不管采用何种体姿,髋关节对来自下肢的反作用力的分解都是存在的。如何去减少这种力的分解,不是两脚站立与肩同宽或是比肩宽要小的问题,而在于何如保持立身中正的问题。

    最后,奚先生认为"当两脚食趾距离与肩井穴同宽,则肩井穴、髋关节涌泉穴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于人体中心线,身体重量自然沿着骨架往下,沿大腿、小腿平均地分布到两全脚掌,人体器官处于平衡状态,利于全身松静、稳定和舒适;同时,为做好下一个动作(起势)开了个好头,即两臂前举上蚴保⒘Σ换峒跞酰膊换岱稚ⅰ!币虼耍贸鼋崧郏骸傲吩け甘剖保浇庞咳ǖ木嗬胍擞肓郊缇ㄍ怼薄/div>

    在这里,我想提出两个问题。首先一个是"器官平衡"问题。我们知道,器官是构成生物体的一部分,是由数种细胞组织构成,能担任某种独立的生理机能。如中空性器官的胃、肠和实质性器官的肝、胰腺等器官。器官功能的平衡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会因体姿的短时改变而改变,更不会让人因体姿的改变而直接感受到它的平衡状态的改变。那么,合理的站立姿势能让人感受到的会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人的肢体。也就是说,当人处于一定的体姿时,肢体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有利于全身放松、稳定和舒适。另一个是两脚涌泉穴的距离与两肩井穴同宽是否最有利于两臂前举上颉J直鄣纳蚨鳎渲У阍谟诒鄣母诩绻亟凇I蛞芯ⅲ丶谟谄渲У阋裙獭4釉硕锪ρУ慕嵌壤唇玻辜绻亟谖裙叹捅匦胧辜绻亟诘拇怪蓖队暗懵湓谌说母诹浇诺闹С琶嬉阅凇R簿褪撬担浇耪玖⒌目矶扔τ爰缤砘蚩碛诩纭U饫铮颐强梢源泳僦卦硕械玫接≈ぁ>僦卦硕姆⒕⑻氐阌胩嗨疲⒌男凶呗废叨际欠⒂谕龋饔谘擞诒郏镉谑帧>僦卦硕还苁亲ゾ僖埠猛僖埠茫耸谷颂宓南屡陶玖⒏裙蹋瓜ス亟诒3肿罴训牡宰刺股咸逄乇鹗橇郊绺胶猓沽绞址⒕⒏辛Γ家笤硕钡牧浇乓⒂爰缤砘蚩碛诩纭S纱丝杉胧沽奖凵蚋芯ⅲ佑行В浇耪玖⒌目矶扔τ爰缤砘蚩碛诩纾皇橇浇诺挠咳ń鲇爰缇ㄍ怼/div>

    如此错漏百出的文章,其所组成的系列文章《传统杨式太极拳拳架与拳理的探讨》竟在2000年以得票名列前茅而被读者评为全国"太极拳十佳论文",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中国的太极拳理论研究真是令人堪忧。难怪徐州永年太极拳拳社社长张广海先生为该书作《序》时写到"时下有不学无术者编拳、编书,假冒伪劣充斥市曹,鱼龙混杂。对初学的同志误导匪浅,令人气愤!"。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