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功(2)

自然功(2)
佛教气功 >> 佛家显宗 >>

自然功(2)


 由此可见,以发放外气的劳宫穴贴在三焦经进出脏腑的通路口缺盆穴上,是有它很大作用的。

  实践也证明,许多人摆好"通关展窍功"的卧式练功,很快就会全身发热,坚持几分钟,微微出点汗,就能治好伤风感冒。有时甚至热到难以忍受,不得不改变姿势——必须使劳宫穴不再贴在缺盆穴上才会减低发热。

  我的设想认为,练功所形成的内气在作为外气而从劳宫穴发放时,又由三焦经的通路口的缺盆穴重复注入脏腑,是对内气起到增强作用的正反馈。

  因此,只要能够做到"通关展窍功"的卧式,当然以做到为最好。自然功不仅不否定这个姿势,而且把它定为正规式,如果说它强调调心的话,那只是叫人不要妨碍入静为代价去硬做运个姿势而已。

  自然功是一种卧式功,也可以说它的姿势是以卧式为主,其余的姿势都是在练好卧式睡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它的坐功、站功、动功与卧功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姿势的不同,练法完全是一样的。凡是要坐着、站着和动着练自然功的人们,都可以根按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平时的习惯,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选定自己感到最舒适安泰的姿势--也就是不拘泥于一格-势,而按练功诀窍去练。我在无床可卧的时候,或者卧着不便于扳打扭转的时候,也练坐势、站势和动势,但都是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自由自在势。我所辅导的练功者,也是这样练的,他们当中有些人便是用太极拳中的几个动作来练自然功,效果很好,有利于做到动中有静和外动内静。

  五、具体练法和体验

  自然功的具体练法,是以它的自由自在、舒适安泰、返光自照、死去活来的诀窍为依据,其梗概如下:

  自由就是由练功者自己作主,摆好一个舒适安泰的姿势,不论是正规式或自由式,都以舒适安泰为准。由于舒适安泰,特别是到了泰然自若的境界时,使会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自在。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 才能自己回转头来观察自己的身心的情况,这就是返光自照,也有人把它称为内视或观自在。李时珍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察照之",就是说经络通路惟有靠返光自照才能够观察到。足见返光自照是练气功的关键性环节。

  返光自照虽然是一个道家术语,其实并不神秘,它是生物回授性质的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白我调整、自我改造的方法,它很像现代医学中的生物回授疗法,而且具有不须使用仪器的优点。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他的静坐诗中写道: "煜煜心光还自照,绵绵踵息浩无声。"这两句就是写返光自照。他用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之后的心光,返还过来照见他自己绵绵不绝的既浩大而又无声的柔和匀静的深长呼吸。

  我的体验是:

  返光自照首先是照见自己的身体,注意到自己的姿势有哪些须得变动和调整的,如轻闭口齿、舌抵上鄂、眼若垂廉等的细小情节,都随着自照一一校正之后,便会逐渐照见自己的呼吸状态和意识活动,也就是形形色色、此起彼伏的杂念妄想。

  杂念妄想是练功入静的死敌。有杂念妄想就不能入静,入了静就不应有杂念妄想,它们是处于你死我活的敌对地位。

  因此,自然功的练功诀窍的最末一句是"死去活来",就是说的"打得念头死,许得法身活"。只有把杂念妄想消除干净,才会"一念不生全体现"地发挥显露身心归一的全体大用的功能。只有心境静到极点,才会"无极而太极"地静极而动,才合"阴极一阳生"地生起生生不已的内气,才会外静内动地动起来。

  但是,杂念妄想也是最难制的顽敌!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他的《花影》诗中写道:"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他虽是描写瑶台被太阳轮番光照而出现的花影,却正好用来形容人们心上的杂念妄想是最难消除干净的东西。



 因此, 自然功的练功诀窍的最末一句,就是要同杂念妄想作死去活来的斗争。它的具体作法是:

  在摆好姿势又返光自照地调整妥善之后,便把注意力向自己两个眉头和两个眼角之间的一小块地方集中,它的中心点在印堂之下、山根之上,道家称它为玄关,也称为上丹田,这里常是练功入静后出现光屏的地方,科学实验证明,它也是发放外气的所在之一。把注意力向这里集中称为守住上窍。

  将上窍守住之后,就用意识暗示自己,使自己觉得自己的头在自己的小腹里面。这是很简便、最准确的意守丹田法,很有利于发动内气,是"通关展窍功"的一个特点。

  意守丹田本来是各家气功流派都有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对于丹田的位置各家却各说不一。有的说在脐下一寸五分,有的则说是在脐下三寸;有的指明气海穴是丹田,有的又说关元穴才是;有的还说丹田是在脐内,等等,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

  我的体验是:丹田是道家经典上的名词,它的含义是炼内丹的田地,很显然应该是一个块状性的位置。所以自我暗示觉得自己的头在自己的小腹内面,便是最简便、最准确的意守丹田法。

  至于这一意守丹田法之所以容易发动内气的原因,可能是它所意守的位置正在肾间。李时珍说: "十二经络之根本在于肾间动气。"有人认为肾间是左右丙肾之间的命门穴,但是命门穴只是内气在督脉运行时所通过的关窍之一,并不是内气发动的所在。内气一般都是在小腹内形成并凝聚一段时间才开始运行。因此,我的设想认为,肾间是指内肾与外肾(睾丸也称外肾)之间的小腹内面的中部,这里所动的气是十二经络之根本的内气,也称为元气。自我暗示觉得自己的头在自己的小腹内面之所以容易发动内气的原因即在于此。

  我还体验到,这个练法的另一好处,是它解决了一般的守上丹田就无法守下丹田,或者是守下丹田就无法再守上丹田的问题。它能够把上、下丹田都一齐守住,成了既守住上窍又意存丹田。道家"通关展窍功"称这是胎儿在母腹内的形式,是个"太极图"。这可能是它有利于发动内气的原因之一。

  由于集中注意力守住上窍,又用意识暗示自己,觉得自己的头在小腹内,这就给"心猿意马"套上了羁绊,少数意念单纯的人,只须这样便可望逐渐入静,但是大参数人仍然远远消除不了杂念妄想,还须要加强对制的法门。我个人的有效办法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我所辅导的都是不信仰佛教的人,则由他们自行选定几个字的词句不出声地念,有的也任随他们默数数字、都无非是为了以念止念而调心入静。我之所以至今仍在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原因:一则由于我是佛教徒,修的是净土宗;二则是我已经这样念了好几十年,它在我的大脑皮层早已形成一个强固的兴奋灶,如果要用别的念法夫改换它,就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大大地妨碍入静,所以没有改念别的。

  多年以来,只要我摆好舒适安泰的姿势,守住上窍而又意存丹田,勿须有意识地去提起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它就会自自然然地、自发地默念起来,念几分钟就会形成腹式呼吸, 而且越来越细匀深长,常常一分钟只呼吸三至五次,紧接着内气一动就会自自然然地运转全身去"通关展窍",祛病强身。

  我的体验是:内气的发动和运转,是以入静为基础,而以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为契机。就我个人来说,不用意识去支配呼吸也会很快就形成这种呼吸的原因,则在于我的神经系统已经形成了这个条件反射。而练功的姿势、意守和持念这三者的结合,则是形成这一反射的条件。这并不神秘,任何人只要把练功的姿势、意守和持念三者结合起来,就都可以逐渐形成发动内气的条件反射。

  六、调息

  自然功虽然强调要达到深匀细长的腹式呼吸,但它从来不允许用主观意志去支配呼吸的次数和形式。



共4页: 1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