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神品图、内功心法文的感悟

对太极神品图、内功心法文的感悟

对太极神品图、内功心法文的感悟

   一、神品图妙在哪里      我在傅仁东先生大名下(《精武》2010年第1期第9页)多次凝视良久,那是吴作人先生所作被编者誉为神品的图,我想象吴先生在太极思维状态下龙飞凤舞而成的这一幅图,简直神妙得无法言说。古往今来,多少人绘制过太极图,或刻板而拘囿其形,或循规蹈矩而少了神韵。先生此图尽显太极思维之特色,将具象与抽象完美和谐地组合一起,令人回味无穷,百看不厌。我试说一下它的神妙:   1、在醉梦中,在恍惚中,在混沌中,在太极圆圈里,在无水之水中两鱼互缠、互绕、互抱、互转、互衔、互对,游弋而飘动成螺旋形,运行在和谐里,转悠在朦胧中。一切显得娴静而自在。   2、两鱼如何形成?点--线--面--体。无数点,无数鱼。头尾相照相呼应,一鱼有一鱼之对拉,两鱼亦对拉。两鱼各有轻重与虚实,又形成对应的轻重虚实。各有其影,影随形转,形带影转。阳鱼有阴眼,阴鱼有阳眼。阳鱼之尾随阴,阴鱼之尾随阳。   3、头实尾虚,就实言,头大尾小,小得不得了;就虚言,头小尾大,大得不得了。这正好符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4、阴鱼随阳鱼游,阳鱼随阴鱼浮。乍看两条鱼,似乎四条鱼,又似乎八条鱼,又似乎无数条鱼。这正好合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理。   5、鱼有三条:阴、阳鱼,中空鱼(虚鱼)。有中空便可转游,而每条鱼也可以分成三,实鱼、影鱼、虚影鱼,而每一影鱼亦可以分成"三",实影、虚影、虚虚影,可分之无穷。这正好说明一分为三,含生合一。老子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此图通透老子之道。   6、两鱼似鱼非鱼。可将两鱼想象为一男一女,一龙一凤,抑或一雌一雄的虫,或水涡漩,或龙卷风,或一片白云与一片黑云,或盘古与女娲或亚当与夏娃,或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或诀别中的情侣,或二人演练太极揉手,配合默契,动静有常,感而遂通,随机顺势,进退转换,往复折叠,屈伸有致,纵横有则,轻盈如燕,威势如鹰。   7、什么也不是,极抽象的中正安舒,松静自如,和谐和美。就是一幅太极神图,道尽宇宙奥妙,藏蓄太极玄奇。      二、内功心法是什么      读了太极图,再读傅仁东先生研究太极内功的文章。回头再读按语,您会感到编者以敏锐的目光指出眼下太极时弊的同时,一语中的地提出:"拳家反求己之气血、神经、注重人之本性与拳性结合的内功心法,是家走向道法自然的太极心智与太极实行。"笔者受太极图之启发、编者之提示、傅先生大作之启迪,想就内功心法作些探讨。   内功心法四字,分四层含义:第一层内,第二层内功,第三层心,第四层心法。分述如下:内,指体内,含神经、经络、筋髓等与心意精气神等。其中,有虚象、实象。"心"则虚实合一。内功,指内劲、内力、内气,是人体第二系统,第二系统即心意精气神奇妙组合与潜能开发(身躯、四肢是第一系统)。"心"这个词似乎平常,人们熟知。"心之官则思"是孟子的提法。其实,"心法"中的"心"的含义比较宽泛。它与内功照应,包含心、意、精、气、神诸方面的内容。尽管五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但我们在说"心法"一词时,"心"便包含上述五种,有时我们也用"意"、"神"、"灵"代替心。故有心意、心神、心灵的提法。傅仁东先生将心法定为"心无其心,法无其法","非心非法,即为心法",这是心法的上乘注解。家解守德先生在语词与上述完全相同时,认为心法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心理思维的方法"(《太极内功心法》第221页),然后指出心法到了比较高级的阶段时不易用语诠释,"一落言诠就是错"。但我们还是要用语词假托性说明。笔者认为,心法是用心之法、用意之法、用神之法。尔后便有半用乃至不用,在不用中真用的级次。   由上可见,所谓内功心法即太极训练中运用心、意、精、气、神以提高训练潜能的途径与艺术。      三、君能牵牛鼻子吗      一头牛壮若千斤。一个七岁小童可将其轻松牵走,要其东其不敢西,要其南其不敢北。何也,牧童手中有牛绳、牛鞭。而绳子连牛鼻,牛鞭一晃,牛眼有感应。牛主动走,牧童休闲行。   太极内功心法就是练太极中牵牛的一根绳子。一头牛可牵之处很多,如拴牛脚、牛腿、牛肚、牛尾、牛角、牛耳,而祖先们通过多少年代的探索,方知牵牛鼻子是要害,最节省。太极训练者如不探索与运用心法,则等于用绳拴牛肚或牛腿、牛尾等,变得滑稽且愚拙。   然而运用内功心法,比牵牛鼻子繁杂了一百倍。它的内容丰富而精彩,每一项都可以演化出生动活泼、威武雄壮的隐形戏剧来。略举数例:形意、意气、气力、开合、虚实、运悟、快慢、吞吐、进退、动静、刚柔、松紧、直曲、纵横等。这些对应关系,都必须心领行随,意引形跟。如无心意之引领,拳必僵拙、生硬、板滞。好比"牛"脱了绳子,狂奔而不羁或怠散不受束。如引领中无开无合,无实无虚,无动无静,则便是绳子牵在手,牛鼻脱了栓,空空洞洞牛不走。   故曰:太极内功心法不过是练太极中牵牛鼻子的艺术而已。      四、君能做到一念不起吗      一念不起或一丝不挂是拳家们提倡的一种心理状态,指心地澄明、透亮,没有尘染,没有障碍,空空荡荡,悠然自得。笔者曾经试图一丝不挂、一念不起境界的出现,然终于不达。于是,我便怀疑是自己心志不专。在经过数千次调控练习后,我发现一念不起的提法是一个理想境界的提法,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人能在睡眠中一念不起吗?不能。既然睡眠尚不能,行拳又何以能?王芗斋是意拳(大成拳)开山祖师,他强调拳中的"用意"的原则或许借鉴太极拳的用意,在阐释意念时,提供经验性一法,叫做听之任之,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设想我身似海,杂念似波,风平浪静,水自无波。佛门道家的修炼者们脱离红尘、超越世外,提出排除魔障的若干方法。其中较普遍的一法名以一念代万念。像王芗斋这样的意拳大师与佛道修炼家们尚且不易做到,我等生活于俗世者练拳可超越吗?   这里找一下原因:人越入静、体越松,心意越灵敏。静谧的心态里,脑细胞很活跃,沉睡已久的知识或许会醒过来,或许要进行新组合、新调整,这便是人越入静越聪明的原因。有人专题研究过梦境。从历代科学家、发明家与创作家的思维过程看,不乏在梦境中得到或在睡前、醒后得到思维创新的事例。有人夜梦魔鬼的笛音,醒来稍一记录整理便成世界名曲,有人夜梦某一物质的精微的原子结构,记录下来,被实验所证。至于文学创作里,因梦境得来灵感,也不胜枚举。以醉态写诗作画、运书,往往有神来之笔的事例也很多。最典型的是李白斗酒诗百篇。武界有醉拳、醉打似梦游、下意识之说。这可说明在醉梦态下一部分脑细胞受抑制,而另一部分特兴奋,故思维较为活跃。上述给我们的启示是进入醉梦意境,以一念代万念,运拳的效果必定好些。这种醉梦态意境,就是老子所主张的恍恍惚惚的意境。而此意境通过意识调控比"一念不起、一丝不挂"要容易操作些。      五、"草木有本心"吗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唐诗三百首之开篇名句,历经千年而令人咀嚼。它道出了玄奥,一草一世界、一木一天地与万物皆有"心",心者,性也,根也,因缘也,自在也。联系运作太极,是本具神灵,明心见性,即自性、真性。太极训练本性、根性、本心是什么呢?是太极思维。是编者所言的太极心智与太极实行。   那么太极思维有何特征呢?我想可以提炼为以下四点:   1、自然本具性。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演化与体现,都是对立面派对、流转的形式与结果,自然本具是"道"之精魂。   2、天、我、拳三者和谐统一。三者靠太极思维找到契合点。没有太极思维,三者不能统一。   3、一分为三,含三合一是太极思维的另一特色,没有三,绝对不行。太极神品图已作提示。   4、静松空的心理特征是太极思维的侧重面,是其特点。没有侧重则没特点,没有特点,则不能通道达真。      六、太极能治病吗      太极能治病,许多训练者均有所验,已成定论。不过治病需要条件保证。除了修性的要求,还要考虑病因病状。世上没有灵丹妙药,要是太极是灵丹妙药,百病皆消,世上的医院可关门,医生必失业。这可能吗?但却又有若干病,医药无法,太极有法的事实。这里暂不谈其医理与训练前提,如社会环境、个人习惯等,只谈太极运作的治病条件。   笔者将运作治病之有效概述为心智运作与太极实行的"四窍六门"。说白了,便是体现神品太极图展现的神髓。现简述"四窍"如下:   1、醉梦态之窍。运行太极,要自始至终让自体意识处于醉梦态境界。欲达此境,必须采取多种"有为"修炼法。如一条线(让中脉通畅)、两轻灵(身子、心灵)、三调(身、心、息)、五法(口诀法、观想法、景观法、止观法、虚拟法(如虚拟自己处于温泉中行拳)、七松(头、肩、肘、手、胯、膝、足)。运拳处于醉梦态,必定有效。   2、太极圆圈意会窍。圆圈性(含半圆、椭圆、螺旋圆、缠丝圆、绞索圆等)是太极画弧走圈中的主要倾向,万变不离圆。   3、水性意识之窍。水性柔弱藏刚猛,内涵丰富变万千。其要点为,动作要打出流体性,且具波浪起伏的韵律与威势,逐步使身体变成松柔之体,运行有沉重感与飘浮量,转换时有沉劲与浮劲,让甜液自生口中等。   4、转丹田之窍。一般的训练方法有左右转、前后翻、日月照、内视丹田如火,返观丹田如漩涡等。如说丹田是虚,那么丹田后依腰脊则是实。转丹田是以虚带实,以实促虚。转丹田使"腰脊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得到落实。   下面简述"六门":   1、"不用力"为第一门。吴先生太极图里活生生的两条鱼用力了吗?没有。太极实行中尽量避免僵硬之劲,死板之力。   2、点线面体为第二门。即任何行动都必须是点--线--面--体的始--中--终--转,如此才有利于人体经络与血脉的和畅。而且还应体会点中点,即每一小点亦有点线面体的过渡与转换,具有层次性与循环性。   3、自然性的对拉拔长为第三门。指肢体上下左右前后对应肌骨部分的弹簧似的拉扯与拔节。对拉拔长有分节练与整体练两种形式。以手为例,掌根、掌心、掌指三节可形成对拉拔长,以掌心为中节,形成掌根、掌指的外膨力与向心力。手的运动以肩臂为后盾,肩臂又以腰胯、膝、足为后盾。故练手的同时也训练了肢体。手臂、腿胯乃至整体,必定都相应对拉拔长。   4、"五空三顶"之门。"五空",即手、足、胸,腋下、腹股沟,"三顶",即百会上顶,舌向上轻顶颚,膝微屈前顶。以此利于中正安舒,松静自如。   5、循经行气之门。须明确人体主要穴位与主要经脉走向。即常言之十八丹田、六阴经六阳经等。懂与不懂大不一样。   6、返观内听之门。一般内外听视比例为1比10。拳家们提倡内外视听比例为7比3。达到这一步较难,需要通过长时间训练,初练者可用"鸣天鼓"法、"白骨禅"观想法、祖窍穴内视法提高返观内听能力,提高内感与外感的比值。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检验。您运拳如果感觉不到自身穿衣的束缚,似乎服饰空空又能听到体内清晰如虫鸣如琴声的妙音,则证明返观内听能力已提高不少。如上述感觉很明显,证明内感大幅度上升。   上述"四窍六门"是训练内功心法的内容,并非训练顺序,有意者可用单一训练、主辅结合训练或一体化训练掌控其技艺。   是否掌控其艺,亦有一个简单检验办法:如果您感觉对任何一个太极动作都有浓厚的趣味,胜过佳肴美酒;如果您稍一出手,手便有热、麻、胀之感,十宣穴抑或中冲穴有跳跃之感,则证明您已基本得其窍要,您的某些慢性病如"三高"、便秘、神经衰弱、神经官能、风湿等症定会得到治疗或者起码得到控制,与此同时,还将会产生精力旺、消化良、灵气显等效益。      七、太极有致病危险吗      有。不遵太极内功心法必致病。下列几种打法是其表现:   1、盲目引入散打功、铁布衫功、铁砂掌功及不适当的等,造成气滞胸闷,损骨伤筋,淤气阻血等。   2、不注意精气神的涵养、蓄养、保养、护养,追求刚猛发力与高难动作的形似,而造成内脏伤害,经脉阻滞。   3、用意执着,过分注意呼吸,造成动作死板、僵化。   4、运动量过大,运动时间过长且没有结合自身体质与运动环境实情,造成身心两方受伤害。   5、没有循序渐进,片面追求形似,片面模仿架势,片面求抖弹发力、爆炸力,震脚、跳腾,贪多求快。忽略内功心法的致病根因是多因一果多表征,主要表征是缺一个"养"字,缺"养"即没有"反求诸己",离开了自身的神经与经络。如不离"养",则不会致病。这里以"养"举一个正面事例。笔者几年前遇一按摩师,当年已七十开外,面色红润,神清气爽。问其经历,乃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因患肺结核被休学(当时此病尚无治疗方法),只好回农村等死。一天,一道士与其深谈,劝其出家。其不从,道士便赠予其一副中药方子,嘱其服药如喝茶,注意"养",喝一年,养两年。此后,此生两年时间一言不发,凡表意均以体语相代。原来,药方并不奇特,不过所有中医开的肺痨常用几味中药,而两年不语以养气养肺才是真正的秘方。可见一个"养"在病上有多大的正面作用。      八、松柔之根在哪里      拳家们大都主张大松大柔。解守德先生将太极松柔分五境界,即松开、松散、松沉、松静、松化,每一松均有大块文章。傅仁东先生将太极拳分为三阶段十层功夫,认为每一层对松柔要求不同。笔者此前也阅读多本谈松柔问题的著作。尽管其主张正确,但总觉其有一个共同的不足,这便是对松柔的对立面避而不谈,还是令学者难解难行的。   松柔能孤立存在吗?不能,尽管松柔是太极的灵魂与真谛,松柔是太极的主要侧重点、主要特色,但松柔是有根的。许多拳家忽略了这一点。但也有特异一些的,现摘录于志钧先生(北京某大学教授,吴图南弟子,有多本研究太极拳的著作问世)的一段话:有些教授太极拳者,一味要求习练太极拳者松,一"松"到底结果,从始到终,松松懈懈,久而久之形成驼背、腹肌松弛,大腹便便,并认为"太极拳只松不紧,有悖乾坤成列"之易理(《太极拳理论之源》第13页)。家李紫剑先生在《太极拳杂谈》中也对单一"松"、"柔"观持反对意见。这里就其"松"、"柔"之根作一思辨:   老子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同理松紧互根,刚柔互根。天高地必厚。人站在地球上,天多高,地多厚。头上是天,地下是地。地超越地球,天也成了地。天象是这样,自然松柔亦是。松总是与紧对应,柔与刚应和。有多少紧,便有多少松,有多少柔,便有多少刚。松离紧不独立,柔离刚不存在。紧是松之根,刚是柔之根。在实训中表现比比皆是,观陈小旺年轻时演练闪通背连续十余个动作迅如闪电,威如雷霆,你能说只松不紧?武氏传人演练武禹襄54式仅两分钟,郑子演练杨式108式仅七分钟,应该说既松且紧,既柔且刚,表现是很明显的。故松紧互成,刚柔互济。那么太极训练中松与柔之根是怎么对应、呼应、相济的呢?杨氏太极第五代传人李正先生在谈"太极内功"的光碟中,用了一根橡皮筋作实物演示,讲明在一定范围内,松了便有紧力,紧了便有松劲,超过了范围便懈了。可见不懈怠是松的底线,不疲沓是柔的底线。故松而不懈,柔而不疲是一个正确的理解,在具体操作中,形松是与什么对应的?结论是形松意必紧,但意又如何紧呢?意紧会不会造成执著于意呢?故拳打无有中,刚柔虚实转便成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窍要。   王芗斋先生提出"形松意紧"、庞鹤鸣先生提出"形松意充"、"神意照体",他们都是名家,提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钥匙,笔者此议当否?姑且存而不论。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