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按:这是我的博士生陆茸同学写的一篇读书笔记。文中谈到的问题,不仅值得人们深思,更值得有关方面认真反思。我之所以推荐这篇读书笔记,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居然被某种势力不动声色地搞成了一门“水课”而已。“水课”者,可有可无也,可上可不上也,上了也是白上也。总而言之,“有”等于“没有”也——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地位可想而知。于是,才会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不知道劳动价值论为何物,才会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教授公开嘲笑:“马克思是谁?我不认识他”。此种局面若不改变,18大以来强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岂不是又会被某种势力悬置成为一个笑话?
在我国,经济学界的主流们基本上都反对用“西方经济学”这一名称,他们主张以“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取代之。他们提出的理由其实根本站不住脚。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含有“政治”要求的概念,或者说是含有“学派”、“主张”、“思潮”的概念。
用“经济学”的称谓来取代“西方经济学”这个称谓,其真实目的,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他们所定义的“现代经济学”或“当代经济学”中完全排挤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高校经济学的教育方向和研究方向,实现中国理论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与“国际公认”的“现代经济学”即现代西方经济学“全面接轨”。而接轨的实质,就是要让我国理论经济学全面西化、全面美国化。
这种所谓“国际化”的后果,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边缘化。作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亲身经历了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过程:
在本科阶段,在理论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中,政治经济学是根本无法同西方经济学相提并论的。政治经济学只在大一通识教育阶段开设,开两学期,每周一次。第一学期学习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时间限制,老师一般只能讲到“剩余价值生产”,最多大概讲一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并且讲得非常浅显,考试也十分简单。
第二学期的社会主义部分就更不用说了,老师在课堂基本闲聊,讲八卦,学生也就笑笑乐乐完事了。总之,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因其学分少、课时少、内容随意、考试简单,既然老师也 没有应有的重视,我们学生就理所当然地称之为“水课”,混个学分罢了。
至于学了什么?我当时就记得个什么“m、c、v”,其含义也不甚了了,更别提马克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了。
而对西方经济学,那重视程度可大不一样,真可谓天壤之别。从大二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首先开设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和宏观)。大三开设英文的中级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一共就是四学期。另外还有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博弈论、数理经济学等等课程的补充学习。
由于当时初入经济学领域,一看“高大上”的课程名称和众多的课程安排,心里就有这样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何况里面的内容又是数学,又是模型,看起来“很科学”、“很唬人”的样子。加之考试难度之大,平时作业之多,所占学分也多,我们学生自然就会特别重视,不重视不行,你就拿不到学分。
我当时觉得,伟大的经济学家就是斯密和凯恩斯等,根本没觉得马克思也是个经济学家,感觉他就是个老旧的、奇怪的、甚至是极端的哲学家吧!虽然当时没有读过他们任何著作,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学习环境、教学安排给我们带来的印象就是这样的,这种感觉对于20岁左右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普适性。
悲哀的是,在这样充满热情地学习了几年西方经济学之后,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当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迷茫了,甚至反感了。我们以虔诚的心态去学习,却发现西方经济学好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科学”,觉得自己是不是学了一门“伪科学”?甚至有同学觉得入错了行。西方经济学有很多假设和前提,虽然形式上貌似很科学,其实很主观,离我们的现实不仅遥远,而且解释力也很表皮。它的模型太抽象,抽象得令人生疑。
经济运行的复杂过程,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普遍现象,用无视社会关系的抽象假设和数学方程就能精确描述吗?我越来越怀疑教科书里面的那些数学公式:继续留在理论经济学这个领域做研究,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于是,很多继续深造的同学要么去学习数学、统计,要么去学习实用性更强的金融、会计,继续留在理论经济学领域的很少。当然,这时的我们早已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存在,居然真的以为经济学只包括“西方主流经济学”了。
好在我们学校政治经济学专业一直在艰难地坚守,情况似乎还没有进一步恶化。在理论经济学考研专业课程中,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要求占60%,西方经济学内容要求占40%,这样一来,考生对政治经济学就必须给予起码的重视了。说老实话,我也是在考研复习中,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肤浅的理解。在以后的深入学习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已经远远超越了西经的数学模型所能达到的理解高度。
其实,现在高校理论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做法是相当不公平的。我认为,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两大对立体系,“马经”和“西经”的地位,至少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应该“厚西薄马”,一味地抬高“西经”,打压“马经”。在师资配备上要引进有水平、真正研究和热爱政治经济学的老师来为学生授课。具体而言,我建议:
首先,在大一学习经济学的初期,应该设置一门“经济学导论”课,让同学们对经济学领域的全貌有个大致了解,重点了解它的两大对立体系。并开设一门经济思想史课程,让同学们了解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了解经济学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其次,“马经”和“西经”在课程安排和学时上,至少应当实行“五五分”,而不能人为地把“马经”边缘化为弱势课程。我觉得,西方经济学的初级和中级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以同学们的高中数学水平和理解力是完全可以掌握中级内容的。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不仅要大大增加,而且授课内容必须更加深入,要带领同学们读马恩原著、读《资本论》,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精髓。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全面地了解经济学,并在认真的学习、思考之后,比较出优劣来。在现在的课程设置安排下,绝大多数学生在四年”西经“的训练下、教育下,看问题非常肤浅,不是更加客观了,而为更加迷茫了,甚至对经济学学科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偏见。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这种“国际化”要求有增无减。不论是什么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要以西方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并且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硕士阶段是“三中”,中微、中宏、中计,博士阶段是“三高”)。特别是博士阶段,我们不仅要在这种理论经济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全是数学模型的“三高”,还要面对理论经济学研究“国际化”带来的发表论文的压力。
学校要求博士阶段的学生必须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否则不准毕业答辩。而入围的基本上都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研究范式的学术刊物,鲜有政治经济学类的期刊。于是,我们这些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计量、建模、找数据,盲目地模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得不丢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范式。
大家心知肚明:现在许多用数学模型分析问题的所谓学术论文,基本上就是在做“伪问题”而已。对于这些乱象,博士生们不禁感叹,“原来都是套路”。
可是,果真如此,试问我们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剩下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读马恩原著、去思考、去夯实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呢?连基础都不扎实,又何谈发展,何谈创新呢?今后即使我们能有幸毕业,又有多少理论功底和自信,去给我们的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呢?
总而言之,就我自己的学习经历而言,西方主流经济学几乎从本科开始,就无情地限制了我们的选择空间,并粗暴地宰制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没有看到崇高的学术自由,甚至连一点学习自由的味道也没有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