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白:逼死IT精英男的还有它——程序员之死的另类解读

三千万海外用户,世纪佳缘网站,精英IT男,白富美女骗子,灰色运营项目,敲诈分手费……这一系列的敏感词语,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神经,纷纷参与到深挖、讨论中来。

  在我看来,一个人被骗被敲诈勒索后自杀,确实没有什么稀奇的。当然,一方面可能因为我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现实的、离奇的两性关系。另一方面,有句老话叫“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然而,这条“不新鲜”的新闻依然搅动了众多网友的心,而且显得有凭有据,起码有微信记录为证。

  三千万海外用户,世纪佳缘网站,精英IT男,白富美女骗子,灰色运营项目,敲诈分手费……这一系列的敏感词语,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神经,纷纷参与到深挖、讨论中来。

  于是,对程序员的生平越挖越多,对他到底被骗了多少钱越挖越多,对“毒妻”的黑历史越挖越多,对两人交往的细节越挖越多。

  随着信息的挖掘,网友们逐渐形成了以下的认识:毒妻罪恶深重;IT男情商太低;婚恋网站殆于审核唯利是图是帮凶……

  进一步衍生出以下内容: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骗婚女子犯了什么罪,将被处何种刑罚;如何规范婚恋网站的运营、加强对婚恋网站的监管;如何在相亲过程中防止被骗……

  挖来挖去,让一则好端端的社会新闻沦为八卦事件。转来转去,始终在交往过程的细节上打转。评论来评论去,不是回锅关于情商的鸡汤文,就是摘抄一堆法条。

  有人说:此事是一面镜子。确实如此,程序员之死反映以上讨论的种种问题。但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当下婚恋行为市场化,择偶条件物质化,爱情庸俗化,婚姻契约化。

  有人会问:市场化对恋爱结婚不好吗?

  我说:好处当然有,就像真爱一永远存在一样。

  我没上过相亲网站,但我知道有公园里的相亲角。你不觉得那里就像一个菜市场吗?每个人自身的条件都列出来,待价而沽。年龄=生产日期、保质期,照片=商品卖相、包装,个人基本条件=产品成分表……相亲的形式已然市场化,婚恋活动的本质也在逐渐市场化。

  相应的,婚恋网站就是纯粹的经营机构,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其营利模式就是收取会员费,会员数量多多益善。在这样的模式下,网站是不会去审核会员信息的。相反,网站还会推出更多的产品,收取更高的费用,比如VIP会员。婚恋网站这么做,相当于把人分了三六九等,而且划分的标准就是:钱。

  恋爱结婚,谈的是感情。试问,在感情世界里,钱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你还相信感情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不否认,有不少人通过婚恋网站或其他的相亲活动恋爱结婚,婚后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是在当下社会,理想信念鲜被提及,物质生活的获得,几乎成为幸福感的唯一来源。如果通过婚恋获得这种性质的幸福,那么,如果这些人愿意,也可以把这种性质的感情称之为真爱,就像莫泊桑的小说《漂亮朋友》里的乔治·杜洛伊。

  当前,我国的婚恋活动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婚恋行为设计的保险产品、信托产品早就问世了,把人类的情感与金钱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真爱不够,保险来凑!

  有人会问:公益性质的相亲活动,总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吧?

  我说: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无非是公益性质的相亲活动中,真爱的成分更高。

  然而,很遗憾,在相亲活动中,“公益”只不过是市场化的升级版本。为什么这么说?当前根本不存在纯粹面向社会公众的公益相亲活动。更多的是某集团内部的相亲会,某地机关事业单位的相亲会,某工作系统的相亲会……

  比如“某集团”,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收入和福利待遇。而“机关事业单位”,摆明了就是铁饭碗公务员。这种所谓的公益相亲活动,其实提前设定了“票子”(收入、待遇等)、“位子”(工作单位、职位等)等条件,本质上依然是把人明码标价。相比于公园相亲角和商业网站,这种只不过是打着精品招牌的超市罢了。

  而参加这种所谓公益相亲活动的人,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总之,谁参加谁明白,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有网友说“怪他(程序员)只看中女方的皮相”。

  这话精辟!

  皮相,这个词的内涵相当丰富。

  女人的皮相,一般长在头上,就是指脸,或者叫“颜值”。当然,还延伸到身材、品位、家世、学历、性格等等。简言之,就是要让男方“带得出去”、“拿得出手”,“能给自己长脸”。什么叫“给自己长脸”?大概的意思是:此女这么漂亮,这么优秀,而被我追到手,说明我是有能力的,我是配得上的。

  男人的皮相,一般不是长在头上,而是长在银行卡上,长在房产证上,长在车钥匙上,长在工作证上,长在户口本上。换言之,就是要让女方有获得感。得钱花,得房子住,得工作,得户口。男方有钱最最好,或者工作单位好,再或者有硬帮帮的户口,自己得不到,自己的孩子总可以得到吧。

  以前有种说法,大概的意思是:找“对”了对象,就可以少奋斗三十年。现在呢,可以少奋斗一辈子!一线城市里的一套过得去的房子,不就是一辈子的事儿嘛!

  在程序员之死这件事当中,还真挺典型的。男方看中了女方的相貌、学历,女方看中了男方的财产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反之亦然,比如路遥的小说《人生》里的高加林。

  有人会问:择偶时看皮相,有错吗?

  我说:看皮相,没有错,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的本能。

  持有“看皮相”的婚恋观,也不算丢人,但问题是选择了这种婚恋观,就必须参与到市场化的婚恋活动中来,一旦进场,可能就身不由己。有句话叫“婚姻就像赌博”,倒也有点儿这个意思,愿赌服输,输不起就只能退场。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人“赌输了”也坚持不离婚。为什么?因为离婚带来的不利后果,将比维持现状花费的成本更高。

  回到程序员事件上来,他为什么不离婚,而选择了死亡?他不是傻子,因为离婚对于他而言“不划算”了,他身不由己了,离婚付出的代价甚至超过死亡的痛苦程度了。

  说到涉事程序员的情商低,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情商是个伪概念。应该说他的择偶观、婚恋观有问题。然而,正确的、高尚的择偶观、婚恋观,并不是个人的事。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极度不利于正确高尚观念的养成。电视上的婚恋交友节目,本质上不过是博人眼球的闹剧,甚至捧红了“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吧”的这种人。除此之外,大量的影视节目,从《乡村爱情》到《幸福像花儿一样》,从《王贵与安娜》到《欢乐颂》,都没有宣传歌颂真正的爱情。相反,这些节目不仅充斥着庸俗的婚恋观,而且用似是而非的婚恋关系模式,模糊大众的判断,误导着观众的价值观。

  有人会问:笔者否定了那么多观点,那笔者来说一说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正确的婚恋关系是怎样的?

  我说:对不起,我本人还没有能力来给出定义。

  但是,我可以借用马克思的观点:“这一代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得妇女的献身;而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

  “因此,婚姻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候,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

  这些话,现在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无比深刻,那是因为当前社会还远远未能实现马克思所描述的那种婚姻状态。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