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1〕




 
无题〔1〕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2〕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五月
  
  〔1〕 《鲁迅日记》一九三四年五月三十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万家墨面没蒿莱,。'"
  
  〔2〕 墨面 《淮南子-览冥训》:"美人'首墨面而不容。"歌吟动地哀,唐代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按《黄竹》相传为周穆王所作的诗,据《穆天子传》载,周穆王猎于苹泽,"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德国作家版画展延期举行真像〔1〕




 
德国作家版画展延期举行真像〔1〕

  此次版画展览会,原定于本月七日举行,闻搜集原版画片,颇为不少,大抵大至尺余,如格罗斯所作石版《席勒剧本〈群盗〉警句图》十张〔2〕,珂勒惠支夫人所作铜板画《农民图》七张,则大至二尺以上,因此镜框遂成问题。有志于美术的人,既无力购置,而一时又难以另法备办,现筹备人方四出向朋友商借,一俟借妥,即可开会展览。
  
  又闻俄国木刻名家毕斯凯莱夫(N.Piskarev)〔3〕有《铁流图》四小幅,自在严寒中印成,赠与小说《铁流》之中国译者〔4〕,昨已由译者寄回上海,是为在东亚唯一之原版画,传闻三闲书屋为之制版印行。并拟先在展览会陈列,以供爱好美术者之赏鉴。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文艺新闻》第四十号,原题《铁流图-版画展延期举行真像》,未署名。
  
  〔2〕 格罗斯所作《席勒剧本〈群盗〉警句图》,共九幅,完成于一九二二年。
  
  〔3〕 毕斯凯莱夫(H.hcNXaTVH,1892-1959) 苏联版画家、图书插画家。作品有《铁流》、《安娜-卡列尼娜》等书插图。
  
  〔4〕 《铁流》之中国译者 指曹靖华,原名联亚,河南卢氏人。
  
  未名社成员,翻译家。当时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任教。他翻译的《铁流》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由三闲书屋出版。同年十二月八日,鲁迅收到他寄来的毕斯凯莱夫手拓《铁流》插图四幅,曾拟制版单独印行,但未实现,后收入《引玉集》。
    




秋夜有感〔1〕




 
秋夜有感〔1〕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2〕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3〕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4〕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5〕
  
  九月二十九日
  
  〔1〕 《鲁迅日记》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又为梓生书一幅云:'绮罗幕后送飞光。'"
  
  〔2〕 柏栗丛 古代用柏木栗木作社神。《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又据《尚书-甘誓》"弗用命,戮于社"的记载,供奉社神的地方也是统治者杀人的场所。道场,佛教僧徒诵经行道的一种活动。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国民党政客戴季陶、褚民谊等发起请班禅九世在杭州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参看《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
  
  〔3〕 望帝 即杜鹃,又名子规。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据《广韵》载:杜鹃"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迷阳,《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清代王先谦《庄子集解》:"迷阳,谓棘刺也。"
  
  〔4〕 六郎 原指唐代张昌宗。《唐书-杨再思传》载:武则天时,"昌宗以姿貌见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这里当指梅兰芳。"时轮金刚法会"举行时,中央社曾报导该会"决定邀请梅兰芳、徐来、胡蝶,在会期内表演歌剧五天"。按梅兰芳等并未参与演出
  
  〔5〕 鸡鸣风雨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促狭鬼莱哥羌台奇》译者附记〔1〕




 
《促狭鬼莱哥羌台奇》译者附记〔1〕

  北阿-巴罗哈(Pio Baroja y Nessi)以一八七二年十二月生于西班牙之圣舍跋斯丁市,和法国境相近。他是医生,但也是作家,与伊本涅支(Vincent Ibanez)齐名。作品已有四十种,大半是小说,且多长篇,称为杰作者,大抵属于这一类。他那连续发表的《一个活动家的记录》,早就印行到第十三编。

  这里的一篇是从日本笠井镇夫选译的短篇集《跋司珂牧歌调》里重译出来的。跋司珂(Vasco)者,是古来就位在西班牙和法兰西之间的比莱纳(Pyrenees)山脉两侧的大家看作"世界之谜"的民族,如作者所说,那性质是"正经,沉默,不愿说诳",然而一面也爱说废话,傲慢,装阔,讨厌,善于空想和做梦;巴罗哈自己就禀有这民族的血液的。

  莱哥羌台奇正是后一种性质的代表。看完了这一篇,好像不过是巧妙的滑稽。但一想到在法国治下的荒僻的市镇里,这样的脚色就是名人,这样的事情就是生活,便可以立刻感到作者的悲凉的心绪。还记得中日战争〔2〕(一八九四年)时,我在乡间也常见游手好闲的名人,每晚从茶店里回来,对着女人孩子们大讲些什么刘大将军(刘永福〔3〕摆"夜壶阵"的怪话,大家都听得眉飞色舞,真该和跋司珂的人们同声一叹。但我们的讲演者虽然也许添些枝叶,却好像并非自己随口乱谈,他不过将茶店里面贩来的新闻,演义了一下,这是还胜于莱哥先生的促狭〔4〕的。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三十夜,译完并记。

  ※        ※         ※

  〔1〕本篇连同《促狭鬼莱哥羌台奇》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四月《新小说》月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八年《山民牧唱》编入《鲁迅全集》时,本篇未收。

  〔2〕中日战争 指"甲午战争"。即一八九四年(甲午)发生的日本帝国主义为夺占朝鲜和侵略中国的战争。

  〔3〕刘永福(1837-1917) 广西上思人,清末将领。甲午之战时据守台湾,抗击日本。清末署名藜床旧主所撰《刘大将军平倭百战百胜图说》一书中,有《用夜壶阵舰烬灰飞》图目。

  〔4〕促狭 刻薄,爱捉弄人。

    




水灾即"建国"〔1〕




 
水灾即"建国"〔1〕

  《建国月刊》〔2〕第六卷第二期出版了,上海各大报上都登着广告。首先是光辉灿烂的"本刊宗旨":
  
  (一)阐扬三民主义的理论与实际;(二)整理本党光荣之革命历史;(三)讨论实际建设问题;(四)整理本国学术介绍世界学术思潮。
  
  好极了!那么,看内容罢。首先是光辉灿烂的"插图":
  
  水灾摄影〔3〕(四幅)!
  
  好极了这叫作一句话说尽了"建国"的本色。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五日上海《十字街头》旬刊第三期,署名遐观。
  
  〔2〕 《建国月刊》 政治性综合期刊,邵元冲(当时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主编。一九二八年四月创刊于上海。原为周刊,一九二九年五月改为月刊。一九三一年二月迁至南京出版,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停刊。一九四七年十月在台湾复刊。该刊第六卷第二期未注年月,约出版于一九三一年底。
  
  〔3〕 水灾摄影 一九三一年夏,因江河堤坝长年失修,长江、淮河流域八省发生严重水灾,受灾人口近一亿。《建国月刊》第六卷第二期卷首刊有以下四幅照片:"崇孝区四合障高家铺水灾"、"常德县城德区民康垸水灾摄影(一九三一年八月二十日)"、"常德县第四区乌黄障刘家屋后水口摄影(一九三一年八月九日)"、"护城下障沿沙河溃口"。